《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一部用漫画讲述的邮政文化史
《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一部用漫画讲述的邮政文化史
2023年12月,一部别开生面的邮政文化史著作——《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由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教授主编的科普读物,以独特的漫画形式,生动展现了中国邮政文化的悠久历史。
创新表达:漫画遇上邮政文化
《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创新的表达方式。全书以漫画为主要载体,辅以文字说明,将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正如南京大学教授杜骏飞所言,这种形式“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之间的连接点”。
全书历时三年创作完成,以时间为序,从秦汉时期的邮驿制度一直讲述到近现代邮政的变革。每个历史时期都通过精心设计的小故事和漫画场景来展现,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邮政文化的发展脉络。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大量与中国邮政相关的古诗词。比如在讲述古代驿站时,引用了岑参的“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形象地描绘了古代邮驿的繁忙景象。这种跨学科的融合,不仅丰富了内容层次,也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
学术价值:严谨与通俗的完美结合
虽然采用了漫画这种通俗形式,但《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在学术上却毫不含糊。据叶美兰教授介绍,该书在创作过程中系统梳理了大量邮政文化历史事件和相关文化知识,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月清评价道:“邮政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印记,与历史文脉研究、大运河文化研究等有着深度学术关联。该书作为科普类图书,兼具学术性、文化性、可读性和可推广性。”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对一些传统认知进行了重新审视。比如对“烽火戏诸侯”这一历史事件,书中给出了新的解读,将战邮精神融入邮政文化史的叙述中,展现了邮政文化在战争年代的独特价值。
社会影响:从科普到产业开发
《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的出版,不仅是一部学术著作的问世,更是一次成功的科普尝试。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徐雁认为,该书“是一部适合在大学入学季进行阅读推广,对邮电通信类高校大学生进行专业情怀教育、传统文化普及和校情教育的优秀大众读物”。
更令人期待的是,该书的影响力正从学术圈扩展到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南京大学教授顾江指出:“该书兼具科普性与产业推广价值,有着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既可依托本书打造的卡通角色,进一步推出老少皆宜的IP形象,又可成为丰富邮政体验馆内涵、开发邮政文化创意文创产品,甚至在社交媒体投放中长视频、推动创建邮政历史人文景观,是促进文旅融合的鲜活素材和抓手。”
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馆长陈亮也建议,可以进一步挖掘与邮政相关的古诗词,编撰《邮政诗词趣话》,通过解读诗词的方式来传播邮政文化,推动形成更加多元的文化传播格局。
结语:以现代方式诠释传统文化
《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的出版,是南京邮电大学邮政历史文化研究团队多年努力的结晶。从2017年叶美兰教授的《中国邮政通史》出版,到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邮政史料整理与研究”,再到这部漫画形式的科普读物,团队一直在探索如何以现代方式诠释传统文化。
正如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调研员章丽文所言:“该书以时间轴为主线,结合科学方法,传达科学精神和思想,能很好地满足各个层面不同科普对象群体的阅读需求。”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如何让专业知识走进大众视野,是每一个文化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漫话中国邮政文化史》无疑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通过创新的表达方式,我们完全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