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你真的走对了吗?
走路,你真的走对了吗?
走路是最佳的运动方式之一,不仅能消耗热量、控制体重,还能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保持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坚持长期走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内分泌并调节激素水平,有效降低癌症、心血管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那么,你真的会走路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的走路姿势吧!
走路不仅可以直接消耗热量,利于有效控制体重,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还可以保持身体协调和平衡能力。坚持长期走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内分泌并调节激素水平;也可以有效降低癌症、心血管等各种疾病的发生风险。可以说每天适度走一走,有百利无一害。
建议每天按正确的姿势走路40-60分钟,大概有6000-10000步,能带动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心态,也能起到锻炼的目的。可是有的人走是走了,但可能走的不对,来看看正确的走路姿势吧!
记住,这样走路效果加倍
- “一字步”——促进胃肠蠕动
左右脚轮流踩在两脚之间的中线位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模特走的“猫步”。一天500步左右,再切换成其他走路方法。如此走路通过腰部肌肉用力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
- 试试“倒着走”——缓解腰酸背痛
找平地、路人比较少的安全地点慢慢地倒着走。每天可以正着、倒着交替走半小时左右。倒着走可起到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的作用,可以缓解较轻度的腰酸背痛。但是,老年人腿脚不好就尽量不要倒着走了。
- 大步甩手走——舒张腰背部肌肉
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步幅大概同手臂长度,同时前后甩臂。每次走10~15分钟为宜。舒张腰部、背部肌肉,缓解腰背疲劳防驼背。
- 试试走跑交替——提高燃脂效率
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交替运动。也可快跑60秒后快走3分钟,交替进行。每天走、跑交替20分钟左右。提高燃脂效率,帮助减肥。要注意的是,此方法运动量较大,要做好热身,量力而行。
- “10点10分”走——锻炼肩颈部肌肉
双臂上举,呈表针“10点10分”的角度,抬头挺胸行走,可适当降低速度。每天200~300步左右,手臂即可放下来。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的肌肉,可以预防颈肩疾病。
“10点10分”走姿 健康时报图
- “三呼一吸”走——锻炼心肺功能
走路时身体挺直,每四步一个循环,前三步时吸气,第四步呼气。运动量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心肺能承受的量调整。可锻炼心肺功能。
以上几种走路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
记住这5点,日行万步不伤膝
- 轻盈落地
前脚落地时,脚跟轻盈着地。
- 不要外八
走路时,保持双侧脚尖朝向正前方,双脚分开的距离与骨盆距离相同。
- 迈开大步
走路时迈开大步,双臂甩开。
- 蹬地有力
后脚离地时,做到蹬地有力。
- 鞋子合适
选择合适的鞋子,比如慢跑鞋,能够缓冲走路时的地面反冲力,从而保护膝关节。应每半年检查一下自己的鞋,如果出现后跟磨损、足跟窝向某一侧塌陷、鞋底或鞋跟弹性明显降低等情况,就要更换新鞋。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