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8部最新内分泌科指南/共识,一文收入囊中 | 8月指南更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8部最新内分泌科指南/共识,一文收入囊中 | 8月指南更新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5A083YV00

随着全球肥胖发病率的快速增长,新型减重药物正在不断问世。特别是新一代肠促胰素类减重药,以其明显的减重疗效、代谢的全面获益及良好的安全特性,为肥胖症患者的体重管理带来新的希望。然而,对于这些迅速发展的新型减重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仍缺乏相应的规范以指导临床实践。并且,基于肥胖症的慢性、复发性特征,长期体重管理尤为重要,而我国尚未建立肥胖症长期体重管理的规范。为此,本指南邀请我国从事体重管理的专家,结合先进科学的长期体重管理理念和丰富的减重药物临床应用经验,更新优化肥胖症的诊疗和管理,期望为我国肥胖症的体重管理提供临床指导,给患者的长期获益带来帮助。

糖尿病微血管疾病(DMiV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早期识别及有效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中国微循环学会糖尿病与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基层内分泌代谢病学组组织领域内专家,以2021 年版为基础,结合最新研究进展,特别针对基层临床实际需求,修订《基层糖尿病微血管疾病筛查与防治专家共识(2024)》。该共识详尽阐述了DMiVD(、糖尿病肾脏病、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和糖尿病心肌病)的筛查方法、综合管理及防治策略,明确分级诊疗及转诊流程,强化防治DMiVD 重要性,为广大医师特别是基层医生及全科医生提供指导和建议,降低DMiVD 的发生率、恶化率以及致残病死率。

基层2型糖尿病患者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剂使用专家建议

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 抑制剂(SGLT-2i)目前越来越多地用于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对于减轻体重和改善心血管和肾脏结局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逐渐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需警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生殖、泌尿道感染、SGLT-2i 相关酮症酸中毒、低血压以及风险。本建议系统通俗地介绍SGLT-2i 的概念、类别、降糖机制、适应证、禁忌证、用法、超说明书方案、合并用药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以及特殊患者的使用等,以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医生规范、合理、安全使用SGLT-2i,正确掌握相关注意事项。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的慢病之一。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近年来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科研中的应用越来越广。为了更好地规范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诊疗中的应用,中华中医药学会骨质疏松防治发展共同体联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依据循证医学标准,组织多学科专家形成指南制订专家组,经过指南立项与注册、临床问题筛选与确定、证据检索及评价、推荐意见形成等流程,制订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该指南涵盖了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旨在规范和提高我国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水平, 保障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因之一,致病因素复杂,严重危及生命,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本共识专家组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总结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诊疗经验,从糖尿病足溃疡评估、整体治疗与创面修复治疗等方面形成共识,指导临床实践。

辅助生殖前和期间甲状腺疾病筛查诊治专家共识

甲状腺疾病是造成生育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生育力低下女性患甲状腺疾病比例逐年增加,甲状腺功能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正逐渐引起重视。在行辅助生殖治疗前应对夫妇双方甲状腺功能进行检查,尤其女方在进行卵巢刺激期间应注意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考虑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为了规范筛查和治疗,参照国内外指南和文献形成本专家共识,旨在为伴甲状腺疾病或功能异常的不孕不育夫妇提供治疗的辅助生殖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和妇科医生提供指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健康挑战。科学的运动能够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并对多种慢性疾病发挥益处。本运动指南以体卫融合为核心理念,为儿童青少年提供科学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训练方案推荐,并针对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提出个体化运动建议,涉及安全运动指导、多元化的运动项目、家庭参与等方面,为儿童青少年提供了一套全面、切实可行的运动指导方案,期望最大程度发挥运动对维护儿童健康生长发育、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功能,实现主动健康。

2024 ESC临床共识声明:肥胖与心血管疾病

在过去40年里,全球肥胖患病率增加了一倍多,目前有超过10亿人受到影响。肥胖除了被认为是与许多慢性疾病有因果关系的高风险疾病之外,其本身也是一种导致生活质量受损和预期寿命缩短的疾病。本文讨论了肥胖症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的最新证据;肥胖、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脏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心脏病合并肥胖患者的临床管理减肥策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介入手术,以及抗肥胖药物,特别关注它们对心脏代谢风险和心脏结果的影响。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