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全球明查研讨会:AI时代如何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应对虚假信息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全球明查研讨会:AI时代如何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应对虚假信息挑战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5890541_121798711

2024年12月12日,首届“全球明查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吸引近百位来自全球的媒体从业者、事实核查专家及学者,探讨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应对虚假信息的挑战,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这一时代的重要议题,催生了跨界合作的新模式,强调了信息准确性对社会的根本重要性。

在开幕式上,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指出,媒体的职责在于挖掘真相,并在社会中扮演道德标准的守护者。她强调,提升公众的信息辨识能力至关重要,尤其在虚假信息泛滥的时代。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海红则讲到,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重塑国际传播的格局,谁能在这个领域掌握主动,谁就能引领未来。

联合国全球传播部的伊恩·菲利普斯在视频致辞中指出,当前虚假信息对新闻行业构成了严峻挑战,而此次研讨会则是应对该危机的一次重要尝试。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帕特里夏·雷伊呼吁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打击虚假信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和安全感。

在主旨演讲中,观众们聆听了澳门大学的赵心树教授关于传播心理与假讯息的深度解析。他通过“选择螺旋”理论帮助人们理解为何某些虚假信息能迅速传播。复旦大学的张力奋教授则强调了事实核查的重要性,分析了在后真相时代,准确性如何成为新闻的生命线。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吕楠发布的《“澎湃明查”读者洞察报告》显示,公众对新闻真实性的期望高涨。这一报告不仅反映了读者的需求,也为媒体在事实核查的标准化、技术化和社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联合多家高校与媒体,启动了中国首个事实核查共同体,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其中。

随着数字技术进步,AI在虚假信息的传播防治中愈显重要。这场研讨会就“后真相时代如何增强媒介素养”“全球事实核查报道的理论与实践”“AI技术与虚假信息”的座谈,引发了与会专家的深思。各国学者普遍认为,虚假信息的挑战正变得日益复杂,唯有通过跨国界、跨行业的合作,方能有效应对这一严峻形势。

AI技术的介入,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应对方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AI技术可以协助媒体在海量信息中进行真伪识别,提高事实核查的效率。例如,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媒体可以自动筛选报道内容中的虚假信息,并借助生成对抗网络生成的模型,模拟出高质量的事实核查报告。这不仅提升了新闻的生产力,也为公众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信息来源。

尽管人工智能为应对虚假信息带来了新的工具,但也需要警惕这一技术可能带来的新的挑战。虚假信息的自动生成可能会提升传播效率,加大事实核查的难度。因此,媒体在运用AI的同时,必须保持高水平的伦理和道德标准,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总之,全球明查研讨会彰显了在AI时代,我们面对虚假信息的责任与挑战。提升公众媒介素养,不仅依赖技术的进步,自身的学习与适应同样重要。社交媒体的用户应主动参与信息的辨识与核查,重视信息的来源及其实际背景。未来,媒体机构、科技公司及公众必须共同构建一个能够抵御虚假信息、促进真实信息传播的生态系统。

在信息碎片化与假新闻层出不穷的时代,公众的媒介素养增强显得尤为重要。每位用户都应该做自己信息消费的参与者,不仅要获取知识,还应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真伪判断中来。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亦可通过使用AI工具如简单AI,提升自身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创作水平,加入到信息核查的行列,共同努力应对虚假信息的威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