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的原因及改善方法:从日常习惯到专业建议
打呼的原因及改善方法:从日常习惯到专业建议
打呼,这个看似平常的睡眠现象,其实可能暗藏健康隐患。它不仅影响他人休息,还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前兆。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打呼的原因、改善方法,以及它与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关系。
为什么会出现打呼?
打呼,又称为打鼾,主要是因为入睡后呼吸道的肌肉张力下降,使呼吸道受到挤压、变狭窄。当呼吸气流遇到阻力时,软腭和舌根处会产生震动,发出声音,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
打呼的主要原因:
呼吸道疾病、过敏或长期吸烟、饮酒:过敏、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常伴有发炎、肿胀等症状,造成呼吸道变窄而引发打呼。长期过度吸烟饮酒也会让呼吸道肿胀、舌根肌肉松弛。
过于肥胖:肥胖会在呼吸道内侧堆积脂肪,导致气道狭窄,因此肥胖者更容易打呼,且声音更大。打呼导致的失眠又可能加剧肥胖,形成恶性循环。
颈围较粗或鼻咽部结构异常:有些人天生颈围较粗或鼻腔、口腔结构较窄,容易打呼。亚洲人因面部较扁平、下颌内缩、呼吸道较窄,也更易出现打呼问题。
不合适的床垫和枕头:过低的枕头、不睡枕头或睡姿不当,都可能压迫下巴及呼吸道,导致打呼。调整睡姿或更换合适的枕头往往能改善打呼情况。
如何改善打呼?
控制体重:肥胖会导致呼吸道周围脂肪堆积,使呼吸道变窄。减重5公斤以上通常能有效改善打呼。
减少睡前烟酒:吸烟会导致呼吸道肿胀,饮酒会降低肌肉张力,建议减少睡前烟酒摄入。
睡前清理鼻腔:感冒鼻塞会影响呼吸顺畅,睡前清理鼻腔有助于改善打呼。
经常微笑、活动舌头肌肉:微笑能锻炼舌根肌肉,睡前做几次腹式深呼吸也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畅通。
经常唱歌:唱歌能锻炼声带附近肌肉,保持颈部肌肉的力道和弹性,有助于预防打呼。
选择合适的枕头:过高或过低的枕头都会压迫颈部和喉咙,选择合适高度的枕头对改善打呼很重要。
保持正确的睡姿:侧睡或趴睡比仰睡更不易压迫呼吸道。如果习惯仰睡,应选择能支撑颈部、抬高下颌的枕头。
规律运动:运动不仅能保持身体健康和体重,还能增加肺活量和呼吸道张力,降低打呼发生率。
严重打呼与睡眠呼吸中止症
严重打呼不仅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睡眠时血液缺氧,甚至发展为睡眠呼吸中止症。据统计,打呼者中有30%可能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这种病症会导致身体缺氧,慢性损伤人体器官,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齐、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日本研究显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脑神经因缺氧容易坏死,患失智症的几率是正常人的2倍,病情严重者若不及时就医,约有40%可能在8年内死亡。
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示信号:
- 每晚睡觉都会打呼
- 睡眠时呼吸停止10秒以上,每小时发生10次以上
- 夜间被口水呛醒
- 经常在夜间睡眠中途醒来上厕所
- 早晨起床后口干舌燥
- 即使睡足7-8小时,白天仍感到头晕头痛
多数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与“鼻子”、“舌头”、“肥胖”有关,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和肥胖者尤其常见。如果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