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也「EV受限」,比亚迪老毛病遗传!
方程豹也「EV受限」,比亚迪老毛病遗传!
近日,一位方程豹豹5车主在云南丽江山区遭遇"EV受限"故障,车辆动力骤降只能以10-20km/h缓慢行驶,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EV受限"作为新能源汽车常见的技术故障,不仅影响驾驶体验,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成因、处理方案以及对消费者的启示。
方程豹车主山路惊遭「EV受限」,比亚迪车主:习惯习惯就好。
5月初,一位方程豹豹5车主老程在《Xauto报告》车友群里反应:他驾驶的方程豹豹5领航版,在云南丽江进山的路上遇到「EV受限」问题。
当时,车辆突然提示动力受限,深踩油门速度只能以10-20km/h慢慢挪动。故障发生时,表显纯电续航还有75公里,燃油续航则有494公里。
老程原本是计划拉着客户去上山果园考察,故障发生后,不得不拦了一辆车让客户先走。
随即,他给方程豹4S店打了电话叫救援。因为车在山里,距离市区较远且路况难行,自己在原地等了两个多小时,才把豹5拖走。
老程可以算是较早一批方程豹车主,故障发生时,车辆仅行驶了6000多公里。
回忆起购车经历,老程感慨,当时可谓力排众议,选择方程豹,就是看重比亚迪三电技术,现在感到后怕且失望。“之前也看到一些车友群里讲失速问题,没想到这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刚提新车的时候,老程逢人就炫耀,遇人就安利,这回可谓是硬生生地打了自己的脸,而且还是在客户面前。
更让老程感到担忧的是,他原本计划5月底自驾去藏区,现在比较担心,万一在无人区出现事故,性命攸关。
什么是「EV受限」?
一石激起千层浪,老程在车友群里的反馈,引起了大家热烈地讨论。一位车友小吴谈到,「EV受限」是比亚迪车型一直都有的“传统”,小概率出现,但一直没完全根治。
尽管大家讨论激烈,很多第一次买新能源车型的朋友,还不太清楚「EV受限」到底属于什么故障。
笔者也是新能源车主,但在自己用车过程中,也从未遇到过这类问题,因此,也特意查了一下这一概念。
「EV受限」是在新能源汽车上出现的一类故障问题,纯电车型、插混车型、增程车型都出现过这类问题。
它是指车辆的高压电不能正常工作,涉及动力电池、车载充电装置、电驱动系统及电子控制系统等部件。
同时,「EV受限」也是一种安全保护措施,它有一个专业名词叫“高压互锁”,即通过使用低压信号,来检查整个高压电气系统的完整性,一旦系统出现短路或断路等异常情况,就会故障报警,随即降低或是切断高压电输出,进而导致车辆快速降速甚至无法启动。
真正剖析导致「EV受限」的原因可能有上百个,因为无法把每个具体问题直接投到仪表盘上,只能以归大类的「EV受限」显示。
由于「EV受限」涉及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电子电气问题,车企往往也无法给出具体原因,不过归根结底,「EV受限」就是产品质量问题。
查阅车质网投诉信息,我们发现,自从2021年9月到2024年5月,关于比亚迪车型EV受限的投诉一共有52起,根据车主反馈信息,大部分出现「EV受限」后的检修结果,都指向了新能源汽车三大核心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
图片来自车质网,部分车主投诉案例
老程的方程豹豹5经4S店排查后,反馈的主要原因亦是动力电池异常,需要更换动力电池。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信息,「EV受限」并非比亚迪车型专有故障,其他新能源品牌也出现过相同问题,只是不同车型将故障命名不同,一些车企会将其归类为动力受限,例如极氪、小鹏。
另外,大家在感知上认为比亚迪车型出现「EV受限」问题的频率似乎更高,这也与其销量更大有一定关系。
「EV 受限」如何赔偿?
了解了「EV受限」是一个什么问题后,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还有两个,一个是出现「EV受限」后该怎么办?二是车企和4S店会如何对待这个问题。
正如上文所说,「EV受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只能将车辆拖回4S店维修,所以一旦出现这一问题,就要尽可能地将车辆靠边停放,然后立即拨打救援电话。
在这一部分,大多数车企都做的比较得体,这也是老程比较满意的地方,拨打救援电话后,4S店立即给他安排了拖车,同时还帮他租了一辆代步车。
而如何对待这类故障,则是让大多数车主都难以满意的地方。
消费者维权的依据,无非是《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俗称汽车三包法。2021年7月,汽车三包法进行了一次版本修正,也是为了将动力电池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纳入监管。
在汽车三包法中,虽没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EV受限」这一问题,但其实已经通过多个条款进行覆盖。例如:
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有效期不得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在三包有限期内,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因其质量问题累计更换2次,仍不能正常使用的,销售者应当更换或者退货。
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7日内,因质量问题需要更换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的,销售者应当免费更换或者退货。
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因发动机、变速器、动力蓄电池、行驶驱动电机的主要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的,修理者应当免费更换。
一个有诚意的态度
不论车企还是4S店,作为合法经营的企业,都必须严格遵循汽车三包法规要求履行责任。
因此,通常在三包法有效期内,或是车企承诺的质保期内出现问题,车企、4S店都会免费更换动力电池,但是一旦出了质保期,那不好意思了,更换动力电池的成本则需要车主自行承担。
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动力电池占了大头,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售价长期高于同级燃油车售价的原因。因此,一旦涉及动力电池更换动辄就是数万元的成本。
那么,车主就会陷入两难境地,换电池,太贵!不换电池,报废!也就意味着完全没有了二手车残值。
而在质保期内的车主,尽管车企、4S店会免费维修,其心情往往也会很糟。以老程为例,车辆没提几个月,刚开了6000多公里,车辆装备还没购置齐全,就出来了一个要更换电池的大故障,实在是令人心里不舒服。
与老程经历相似的车主不在少数,往往都是新提车没多久,就遇到了「EV受限」问题。他们认为,这既然是车企解决不了的、小概率发生的产品质量问题,凭什么要消费者买单。
他们期待的解决方案是车企拿出诚意的补偿,为他们更换一辆新车或是退车。
而在实际的「EV受限」处理案例中,仅有极少数的车主实现了换车退车诉求,绝大多数车主都不得不接受维修的方案,再加上一些象征性的补偿,例如一点补偿金、几次保养等。
其实,对于「EV受限」问题,网络上一直有着两种不同声音。
有些车主认为难以接受,虽然「EV受限」不像电池起火、自动驾驶失控那样可怕,但若是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发生失控问题,也可能会存在危及生命的风险。尤其是方程豹定位兼顾越野场景,一旦在无人区等特殊环境下遭遇「EV 受限」,后果不堪设想。
与之相对应,有些车主则认为,即便出现「EV受限」,车辆往往也不会一下减速到零,一般会给反应时间,能够将车辆停靠到安全位置,况且车企一般都会对这类问题负责,质保期内会免费维修,没什么大不了的。
笔者认为,于理,车企们按照汽车三包法处理问题无可指责。但于情,则应该有一个态度,既然「EV 受限」作为一个已知的、无法解决的、小概率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车企就应该为此负责到底,拿出有诚意的补偿方案,而不能让车主承受这种无妄之灾。
其实,消费者不是不能接受出现问题,而是不能接受出现问题后,车企和4S店习以为常、冷漠的处理态度。冷漠处理固然能够节省一定成本,但失去的是品牌好感度和美誉度,以及更多潜在消费者的心。
(注:文中车主老程、小吴皆为化名。)
Xauto报告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