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又有新套路,这些防范要点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又有新套路,这些防范要点请收好

引用
澎湃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68381

注意了,注意了,紧急消息

“冒充公检法”诈骗套路又双叒叕出现了!

近日,多名群众接到了显示为“110”的FaceTime视频诈骗电话。

对方谎称“公安局的民警”,以银行卡涉嫌案件需要配合调查,并以案件特殊需要严格保密为由,要求在安静地方接听电话,且不能告诉他人。随后便以需要“核查银行卡流水”为由,要求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并且通过发送伪造的“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对被害人施加心理压力,使其陷入恐慌。

再以“资金清查”的名义,让被害人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自证清白,从而达到获取银行卡密码及骗取钱财的目的。

诈骗手段分析

  1. 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开场。自称公安局民警或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告知受害人名下银行卡、电话、社保卡、医保卡等具有消费功能的工具被冒用,或由于其身份信息泄露,涉嫌非法洗钱、诈骗、贩毒等刑事案件,需要配合警方办案。

  2. 电话转接至“警方”。电话转接到“某地公安局”,在交谈过程中“警察”不断强调,案件涉及国家机密,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信息,且要求受害人保持联络,否则就会对受害人进行拘留,并冻结其资产。

  3. “通缉令”“警官证”齐上阵。添加QQ或微信,向受害人发送虚假警官证、逮捕令;或者让受害人点开“假网站”,查看“通缉令”,使受害人陷入恐慌,并对骗子的话深信不疑。

  4. 诱骗受害人进行“资金清查”。要求受害人下载指定软件进行“资金清查”或指示受害人转账至所谓的“安全账户”,一旦受害人按指示操作或转账,银行卡上的资金就会被全数转走。

升级换代后的新招数

  1. 视频笔录:为使骗局更为逼真,不惜真人上演。骗子让受害人添加“民警”的QQ、微信后,会要求你前往异地公安局接受调查,或者“做个视频笔录”。视频连线后,对方会有身着“警服”的男子出示“警官证”、“通缉令”、“逮捕证”等假的法律文书。

  2. 账户加密:骗子会称“既然你没有洗黑钱,那你的银行账户一定是被盗了,要马上安装一款警方专用的账户保护系统。”从而引诱受害人在App内填入手机号、银行账户、验证码,就可以“对银行账户加密”。泄露了银行验证码等相关信息后,受害人的账户便能由骗子任意支配。

  3. 屏幕共享:骗子会以对涉案资金进行远程核查为由,诱导受害人使用视频会议软件开启屏幕共享。一旦开启共享屏幕功能,骗子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受害人手机的所有操作。在诱导受害人登录网银等资金平台进行转账操作过程中,实时监控受害人的短信验证码,并通过截获的账号、验证码等信息自行登录受害人网银等账户主动进行转账操作,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

  4. FaceTime视频电话:FaceTime是一款苹果系统下利用网络的即时通讯工具,FaceTime视频电话来电显示具有迷惑性,骗子可以将打来的电话改成他想显示的任何名字。在只需要知道对方Apple ID的前提下,就可以拨打语音或视频来电。骗子用FaceTime视频电话进行诈骗主要是为了规避通信运营商的监管。陌生人的FaceTime不要接听,如不需要就可以通过设置,关闭FaceTime功能。

安全提示

  1. 公检法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不会以任何形式和理由让你转账,或是要求你把资金归集到一个账户。公检法机关也不会通过电话办案、做笔录。所有要求你通话内容“绝对保密”,所有通过邮箱、QQ、微信等等这些网络渠道给你发送“通缉令、逮捕令等法律文书”的都是骗子。

  2. 近期诈骗分子使用“00”开头的境外电话拨打诈骗电话,群众防不胜防;如果我们没有与境外通话需求的朋友们,一定要联系运营商主动关闭境外通话服务,这样境外诈骗电话就拨打不进来了。

  3. 凡是电话中自称“通信管理局、电信运营商、银行、保险”等客服人员,以你“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涉案”等理由,主动帮你转接公检法等执法机关的都是骗子。接到了,你也可以说“不用你转,我自己打”。

  4. 请大家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在首页打开“来电预警”功能,他不仅能帮你拦截诈骗电话,还可以在APP中查看骗局案例,学习反诈知识,提高反诈能力。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