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300亿美元,蒙古国靠民众捐马续命!如今指望中国帮助翻身?
外债300亿美元,蒙古国靠民众捐马续命!如今指望中国帮助翻身?
蒙古国,这个曾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如今却面临着300亿美元的外债危机。在经济困境中,蒙古国人民自发捐出珍贵的马匹和财物,展现了民族团结的精神。而要真正走出困境,蒙古国或将把希望寄托在与中国的合作上。
当不少国家借助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纷纷走向经济富强时,蒙古国却正在艰难应对一场经济困境。
这个仅有330万人口的国家,背负着高达300亿美元的外债,粗略算下来每人头上摊下来都超过了1万美元的债务,可怜的54亿美元外汇储备,更是让国家经济危如累卵。
陷入僵局的蒙古该如何破局呢?或许求中国是唯一的办法!
虽然债务危机不是好事,但却让整个蒙古国的人民,难得齐心协力起来,为了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许多蒙古国百姓自发捐献出自己珍贵的马匹、牛羊,有的连祖传的黄金珠宝都一并捐了出来。
在以游牧业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国家,牲畜一般都是整个家庭中最重要的资产,这在蒙古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蒙古到底做了什么,能让自己的经济出现如此大的漏洞?一切都要从蒙古国的经济结构说起。
蒙古国地广人稀,国土大部分为高原和戈壁,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经济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出口。
煤炭和铜这些资源的国际价格波动,直接影响着蒙古国的经济命脉。
别看现在的蒙古国经济十分萎靡,放在几十年前整个国家的日子非常好过,靠着资源出口一度经济快速增长,是世界国家圈子矿业致富的典范。
只不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太过依赖矿产出口的蒙古国经济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沉重打击,采矿业停摆,外汇收入锐减,债务负担跟着不断加重。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以后,突如其来的冲击更是一举击垮了本就脆弱不堪的蒙古经济,由于出口市场萎缩,蒙古国财政迅速恶化。
此时的蒙古国陷入了两难境地,外债和利息要一分不少的偿还,但整个国家却根本没有足够的收入来源。
就在这时,蒙古国民众的表现尤为感人,为了帮助国家渡过难关,许多蒙古人自发组织起来,开着卡车满载物资,前往中蒙边境二连浩特等口岸城市进行大规模扫货。
再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后,买中国的日常用品和电器运回蒙古国出售,虽然从中能看出蒙古人坚韧不拔的特质,但从另一个方面也反映出蒙古国对我国市场深入骨髓的依赖这个现实。
那么这些年来蒙古国都经历了什么跌宕起伏呢?
蒙古国曾经是世界上版图最广、军力最强的国家,成吉思汗带领的蒙古精锐骑兵打造了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东边到达日本海,西边则延伸至地中海。
在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统治人口多达6亿,算得上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之一,可随着时间流逝,这个曾不可战胜的帝国也开始走下坡路。
蒙古帝国解体后,原本统一的各个部落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和争斗,给了崛起的清朝一统蒙古部落的机会。
1911年清朝灭亡后,蒙古也借着外部力量的推动宣布独立,只不过这时的蒙古已经衰落成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就连独立都没有怎么得到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认可。
后来的历史明了,蒙古成了苏联的附庸国,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深受苏联的影响。苏联不仅仅对蒙古国提供了经济上的援助,更是全方位地介入了这个国家的发展。
从文字到社会制度,蒙古都一切几乎都被苏联彻底改变。为了削弱蒙古国的宗教领袖和传统贵族阶层,苏联扶持了一个亲苏的政权,对蒙古国的社会结构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造。
大批高阶喇嘛被处决,普通牧民不得不接受全新的社会制度。
许多古老的寺庙被摧毁,传统的回鹘蒙文也被西里尔字母所取代,虽然苏联的帮助让蒙古国建立起了现代工业体系,但这种帮助却是以牺牲蒙古国的自主权为代价的。
经济上依赖苏联,政治上受制于苏联,文化上也潜移默化的放弃了传承千年的传统。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国渐渐在国际舞台上失去了自己的声音,成为了一个鲜少被人关注的国家。
苏联解体后,蒙古国曾经短暂地寻求其他国际关系路径,但整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尴尬,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根本就没有其他的出路可走,所以对于蒙古来说自己的选择十分有限。
要么北进要么南下,基本没有第3条路可选,长时间的夹缝求生也让蒙古国形成了现在左右逢源的政治思路。
经济上蒙古国虽然坐拥丰富的矿产资源,但过度依赖资源出口的模式,导致经济结构非常单一。
只要国际市场也有波动或者中国需求有大规模的变化,第1个受影响冲击的一定是蒙古国。
苏联时期蒙古国还可以靠着吃大锅饭解决一定的问题,勉强维持经济运行,那苏联解体之后,最重要的靠山倒台,让蒙古国一夜之间进入了经济寒冬。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和交通不便,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开采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所以蒙古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中国这个外部市场,而对一个内陆国家来说,出口通道的选择十分有限,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蒙古国对我国依赖。
今天的蒙古国既没有过去帝国时期的辉煌,也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现代化发展路径。曾经作为世界中心的蒙古如今成了国际社会的边缘人,在外交上举步维艰,在经济上严重依赖资源出口。
要走出这场困局,蒙古国唯一的希望或只能寄托在加强与我国的经济合作上。
如果说历史留给蒙古国的遗产是个强盛梦,那现实则给了内陆国家无数记重锤。
外债高企、经济低迷、产业单一,蒙古国如今陷入的困局让曾经踏平半个世界的民族,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定位。
在当今的全球格局中,最能影响蒙古国命运的国家,毫必然问是它南边的邻居中国。
在外界看来,蒙古国想要走出经济泥潭,只能紧紧依靠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市场需求和经济活力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忽视的。
由于这些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需求长期保持高位,这正是蒙古国目前赖以翻身的救命稻草。
2017年时,蒙古国已经尝到了依靠我国市场的甜头,当时的蒙古经济陷入了严重困境,财政赤字高涨,几乎无力支付公务员薪水。
关键时刻,正是我国伸出援手,一方面与蒙古国续签了巨额本币互换协议,向蒙古提供了急需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显著增加,我国迅速成了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一度占据蒙古外贸总额的68%,直接把蒙古从崩溃的边缘拉了回来!
而且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外,蒙古国也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东西,从互补的角度来讲,我国和蒙古国之间就是天作之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蒙古国的基础设施落后,矿产开采效率低,想要实现二次突破必须要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产业升级,而能帮助蒙古国破解这一难题的国家也只有我国。
所以从2020年开始,蒙古国和我国的多方面合作日益密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更是取得了显著进展,连接蒙古国关键口岸的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铁路项目接近完工,这条铁路对蒙古国来说意义重大,不仅能大幅提升煤炭的运输能力,还为未来向我国输送更多矿产资源,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旦这条铁路投入运营,蒙古国的煤炭年出口量预计将增加到4000万吨,几乎是之前数字的两倍。
这样一来蒙古国的出口收入将大幅增长,为其摆脱经济困境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有了如此高的匹配度,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将在未来继续深化,为两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另外蒙古国推动数字资产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少不了我国影子,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在区块链、金融科技等领域积累了大量经验。
蒙古国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和寻求经济多元化,也在参考我国发展路径!
尝到了甜头的蒙古终于幡然醒悟,通过第三邻国策略与其他大国拉近关系,根本就不可能帮助蒙古走出现在的泥潭。
真正能在危机时刻拉蒙古一把的力量还是南边的大邻国。
好汉不提当年勇,虽然曾经的蒙古可以凭借无敌与天下的骑兵横扫半个世界,但今天蒙古国要面临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依靠我国成了蒙古国的最优选!从古至今历史总是提醒人们:远亲不如近邻。而对蒙古国来说,这句话从未像今天这样真实。
本文原文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