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个家里,妈妈越自我,孩子越优秀;妈妈越全心付出,孩子反而越平庸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个家里,妈妈越自我,孩子越优秀;妈妈越全心付出,孩子反而越平庸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1309443_121119388

近几年,常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个家庭中,妈妈越是全身心的付出,孩子反而越痛苦,最后成长得越来越平庸。

前些日子和朋友闲聊时,她说儿子自从上初中后,为了更好地打理家庭、教育孩子,她辞掉了原来的工作,放弃了曾经的爱好,一心全部扑在家人身上。

从那时起,她全身心的围着儿子和丈夫转,每天精心搭配好饮食的种类,帮家人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她看来,为了经营好家庭,自己已经付出了全部精力。可出乎她意料的是,他们夫妻之间争吵的次数越来越多,儿子也因为承受不了她的过高期望,开始在学习上故意摆烂,甚至一度拒绝和她沟通。

说到这些,朋友难掩心中的哀怨,她始终无法理解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焦虑失控的教育教不出身心健康的孩子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不可控的焦虑,无休止的内耗,终究会在日常相处中影响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成长路上,母亲的语言、行为,人生观念的传递,生活理念的建立,往往给孩子会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帆书创始人樊登老师分享过一段亲身经历:

他有次在机场,看到一位妈妈正在教育女儿。

这位妈妈让女儿表达自己的诉求,可女儿说完后,妈妈却十分不耐烦:“你说话声音这么小,谁能听见。”

紧接着她就拒绝继续倾听女儿的想法,小姑娘看到妈妈的态度,害怕的低下了头。

几分钟后,妈妈继续开始斥责女儿:“这么简单的题你才考98分,丢不丢人。”

随后她又看到女儿佝偻着腰,心生不满,一巴掌拍在女儿身上,口中的话也越来越难听:“你还要不要脸.....”

在一旁目睹这一切的樊登,实在不忍心再看妈妈这样无端的指责,便走过去说道:“98分已经很高了,你很棒!”

鼓励完孩子后,他又耐心地和这位妈妈建议,希望妈妈别再这样骂孩子了,对孩子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实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母亲也是担忧孩子的成绩,只是这份焦虑过了限度,就变成了语言上的灾难。

天下有太多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孩子的未来殚精竭虑,步步筹划。

但若是焦虑逐渐失控,开始覆盖到整个家庭,迟早会成为教育中毁灭性的打击。

很多非常优秀的孩子,这些孩子共同的特点就是父母都懂得放手。

“放手”二字,指的不是完全不关注孩子,而是在背后远远地带领孩子成长。

这些父母自己的生活过得很精彩,孩子们也会在父母的引导下变得很棒。

也就是说,母亲适当地转移放在孩子身上的注意力,不仅能减轻教育的压力,还能给彼此留有空间,便于孩子更好的成长。

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提出过一个“情绪 ABC 理论” :其中指出,引起一个人情绪困扰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看法。

母亲和孩子的相处亦是如此,很多时候,让亲子关系僵化的不是一件小事引发的矛盾,而是情绪化处理问题导致的负面结果。

看过一段话说得很有道理:“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母亲情绪稳定,加以正确引导,孩子自然也会遇事积极处理,学习中保持上进心。

母亲停止焦虑,学会适当放手,教育的方式一步步放松下来,一切都会走上坡路。

过度牺牲的妈妈养不出价值感强的孩子

有一个故事短片,令人印象深刻。

一个在邻里间被奉为楷模的少女,以其卓越的学习成绩赢得了无数的赞美与羡慕。

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她的内心却是一片荒芜。在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夜晚,她悄无声息地走向窗边,毫不犹豫地跃下,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这一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整个家庭瞬间被绝望的阴影所笼罩,尤其是她的母亲,始终无法理解,那个一向温顺听话的女儿,为何会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离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母亲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她决定借助一项前沿科技——通过读取孩子生前的记忆,来揭开这个谜团。

当她亲眼目睹了女儿生前所承受的压力与痛苦时,才恍然大悟。

原来,多年前,为了全心全意地照顾和教育孩子,她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回归家庭。在她看来,只有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才能证明教育的成功。

因此,她时刻关注着女儿的学习成绩,稍有下滑便满脸失望,严厉责备。即便女儿取得了好成绩,她也从不给予任何鼓励,反而继续施加压力:“别得意忘形,如果不是我盯着你,你以为你能考这么好?”

为了保持女儿的优异成绩,她不惜重金聘请家教,一旦发现女儿表现出抵触情绪,便大发雷霆:“我们为了你省吃俭用,辛苦赚钱请老师,你却这么不争气!”

每当孩子们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时,她都会歇斯底里地训斥。

女儿离世后,她在回忆自己为家庭所做的一切时,仍会对着丈夫满腹牢骚:“我一直在想,当初我是不是选错了路,如果我继续从事我的事业,现在会不会完全不同?我本来还指望女儿能有所成就,结果你看,可能是我太疏忽了。”然而,丈夫却反驳道:“我觉得你对孩子关注得太多了。”

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是最可怕的。母亲觉得自己为家庭牺牲巨大,情绪无处宣泄,内心充满了怨气与不甘。于是,她将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自己的幸福。

可是这份怨气、痛苦、不甘,久而久之,都会成为孩子精神世界的重负,迟早会压垮孩子。

当孩子背负了来自家庭过高的期待时,这份期待就会变成难以承受的压力,最终导致自我价值感的缺失,令其找不到生命存在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不少母亲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生活的全部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长此以往,母亲的关注点会越来越细小,对于教育越来越焦虑,孩子也会感受到无尽的窒息,从而一点点拖垮精神状态。

一个妈妈的过度牺牲,是由于自身缺乏能量。

一个无法为自己的能量场提供“营养物质”的妈妈,又怎能给孩子的成长提供真正所需的养分呢?

一个母亲最有远见的投资:富养自己,散养儿女,家庭松弛

真正觉醒的妈妈,不会再一味地逼迫孩子,更不会把目光和精力全部放在他人身上。

而是懂得趁早调整好教育的顺序,先学会改变自己,不忘提升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路上自会结出硕果累累。

毕竟,你想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首先要活成同样的自己。

你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那么请先试着去做一个优秀的妈妈。

孩子前行的道路上,如果能从母亲身上看到榜样的力量,也会收获更多向上攀爬的动力。

与其买一堆资料书投资教育,不如先投资自己,做更好的引路人。与其用过高期望值压垮孩子,不如开始富养自己,经营出一个充满松弛感的家庭。有远见的妈妈,早已在教育的过程中,做好了这三件事:

  1.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为孩子赋能:

遇事不指责,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多鼓励孩子,少一点贬低和打压。

夫妻之间的矛盾,尽量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暴露,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

教育过程中不必着急,每朵花都有自己绽放的时间,打理好心情,才能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正能量。

  1. 坚持终身学习,用行动打破焦虑:

老话说得好: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孩子的学习提升如此,教育的方式也是如此。

爱阅读的家庭,才能养出知识储备丰富的孩子;爱读书的孩子,往后的路才能更宽广。

  1. 教会孩子独立,趁早学会放手:

别再因为害怕孩子受伤,而一味地为其铺路。

最好的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一个厉害的妈,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明灯。从今往后,负起该负的责任,教子亦教己,以身作则,成为孩子最好的镜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