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当你搞懂辅导作业的底层逻辑,陪孩子写作业就不再生气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当你搞懂辅导作业的底层逻辑,陪孩子写作业就不再生气了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2124341_121124288

近日,#全职妈妈每天睡3小时查出恶性结节#的消息冲上热搜,女子表示,她独自在家照顾4岁和7岁的两个孩子,每天只能睡3个小时左右,辅导作业时也容易发脾气,压力大,比较焦虑。
此前,浙江爸爸陪娃写作业,气到心梗……40岁的王女士在辅导孩子作业时被气成冠脉撕裂心梗……
开学了,虽说“神兽归笼”,但和孩子学习“较劲”的日子又开始了。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父母嫌孩子拖拉、磨蹭,孩子疲于父母的催促,逐渐对咆哮无动于衷……
其实,当我们搞懂了辅导作业的底层逻辑,陪孩子写作业就不会再生气了。

孩子为什么不想做作业?
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大多数孩子会排斥写作业这件事?
除了写作业是一件费力又费脑的苦差事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当你催促孩子做作业时,他大脑接收到的信息其实是:被命令、被控制。
当大脑接收到的信息是“命令”或“控制”时,大脑首先输出的信息其实是“拒绝”,而不是“行动”,所以当我们命令孩子写作业时,他们已经本能地在反抗了。
当一个人发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时,取得良好结果的几率也就微乎其微了。
很多家长在和孩子说话时,总是习惯性地命令、要求,挂在嘴边的总是“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你在这个时候要学什么?你该怎么听话……”这会让孩子做起事情来特别被动,完全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与积极性。
当我们发现孩子对待作业并不积极时,不要第一时间指责,而是通过观察、留意、找到问题根源,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成年人和孩子的思维差异
成年人的思维已经高度抽象化,比如,看到“3+5=8”,立刻就能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但对刚接触数学的孩子来说,数字还停留在具象阶段,他们需要借助手指、积木等实物,才能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这就好比让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去理解马拉松运动员的配速策略。有时,不是孩子不努力、不专心,而是我们忽略了孩子的认知发展客观规律。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孩子的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官和动作认识世界。
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使用符号和语言,但思维仍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够进行逻辑思考,但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大多数小学生的思维还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需要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图像来理解抽象概念。而我们成年人早已进入“形式运算阶段”,习惯了用抽象思维解决问题。这种认知差距,正是辅导作业时“鸡同鸭讲”的根本原因。

告别“作业大战”
巧用5种策略提升辅导效果
明确要求,分解任务,设定优先级
在孩子开始写作业前,家长应和孩子一起仔细查看老师布置的作业内容,明确作业的要求、重点和难点。
再根据作业量和难易程度,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将作业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并预估每个任务所需的时间。
重要的是,引导孩子根据作业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设定优先级,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任务。
创设高效学习环境,做好时间规划
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整洁、光线充足的学习空间,远离电视、手机、游戏机等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确保书桌整洁,只摆放与学习相关的物品。
此外,与孩子携手制定一份固定的学习时间表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确保学习时间的规律性。我们还应约定,在完成一个小任务或在设定的时间段内保持高度专注后,孩子可以适当休息,进行身体活动或放松眼睛,以达到劳逸结合的效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深刻认识到时间的宝贵,教会他们如何合理规划时间,使学习、休息与娱乐之间达到完美的平衡。
引导独立思考,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解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解过程中,我们应采用孩子易于理解的语言和方式,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使之更加贴近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可以用分发糖果的情景来形象生动地解释分数的概念,或者借助切割披萨的实例来帮助孩子直观理解角度的含义。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易于孩子接受,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放下“这么简单都不会”的偏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认知节奏,我们要做的是陪伴和引导,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标准去要求他们。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们的困惑和压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表达理解和支持。
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不要打断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错误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允许孩子犯错,与其纠结于对错,不如引导孩子思考:为什么会错?如何改正?避免使用批评和指责的语言,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如“你做得很好,我很高兴看到你的努力!”等。
为了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我们可以设立合理的奖励机制,如小贴纸、小星星等,激励孩子保持学习热情。但避免过度依赖物质奖励,以免削弱孩子的内在动力。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如在学校或家庭中展示他们的作品,这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家长需保持耐心,控制情绪
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家长的情绪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旦我们情绪失控,孩子的注意力便会立刻从学习任务上转移,转而专注于如何应对家长的愤怒,这无疑会适得其反,破坏原本的学习氛围。
辅导作业并非一场你输我赢的战争,而是一次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宝贵旅程。当我们放下内心的焦虑,以理解和包容的心态去陪伴孩子,便会发现:原来孩子并非不聪明,只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知识;原来学习并非沉重的负担,而是充满乐趣与惊喜的探索过程。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开花早,有的结果晚。作为家长,我们能做的,就是给予他们阳光般的关爱、雨露般的滋润,以及无尽的耐心,静待他们绽放出最灿烂的花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
当你搞懂辅导作业的底层逻辑,陪孩子写作业就不再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