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专家研究成果: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华师专家研究成果: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多元化教学评价,有利于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本文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不同维度,结合案例分析,说明开展多元评价的教育功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新课程评价改革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单一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相结合,使学生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在学习初中生物学“生物与环境”内容时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评一体化内容,在评价主体上体现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发挥学生优势特长
很长时间以来,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往往通过给学生布置整齐划一的作业,以及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对错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其实,学生是有差异的,他们对同样内容的关注点和发散点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布置和管理上因人而异,提供给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体现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初中生物学“人体内的物质运输——血液循环”既是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不同教学方法,通过案例、视频、结合图片、板书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将微观内容宏观化,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兴趣,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在此基础上,课后提供选择性拓展延伸学习内容(学生完成四选一),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内容,进行多元化评价:
评价方式多元化: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生物学课程重视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重视评价的·诊断、激励和促进作用,达到学业评价促发展目的。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前测型评价、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的重视、探索和应用。同时从更加广泛的背景中,例如问卷调查、随机访谈、课堂问答、眼神交流、肢体语言、人际交往和自我提升等方面收集信息,能够全面、客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障碍、结果、学习成就、优势和不足,通过多样化的激励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学生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建议,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在指导学生学习了眼球的结构功能和视觉形成相关内容后,为学生设计不同课后拓展任务:制作眼球成像模型,结合近视原理,分析远视的形成及矫正,为6.6爱眼日拟定宣传语,设计爱眼护眼海报,向周围人宣传保护视力重要性等。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教学评价,以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为重点进行多元评价。评价主体从单一的教师评价,转化为学生自我评价、同伴互评相结合,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评价内容的设计上,给学生提供不同拓展延伸内容,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评价方式上多元化,基于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多元评价是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鼓励学生学习,采用多元化的评价过程,教师能更加充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需求、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