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禁忌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及使用禁忌
天南星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散结消肿、祛风定惊、消肿化痰等功效。其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
- 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阻肺、咳喘痰多、胸膈痞闷等症状,可与陈皮、半夏等药物配伍使用。
- 祛风止痉:适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等症状,常与半夏、天麻等药物配伍使用。
- 散结消肿:适用于痈疽肿痛等症状,可研末外敷。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
散结消肿。外用治痈肿,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或酒调敷患处。
——以上来源于《中国药典》2015版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1.燥湿化痰(湿痰证,寒痰证)用治湿痰阻肺,咳喘痰多,胸膈痞闷等症,可与陈皮、半夏等同用,如导痰汤;用治癫痫可与半夏、全蝎等同用。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2.祛风止痉(风痰眩晕,中风,癫痫)用治风痰眩晕,半身不遂,口眼埚斜及破伤风等,常与半夏、天麻等同用,如玉壶丸;用治破伤风,可与防风、天麻等同用,如玉真散。本品善祛经络之风痰。
天南星的功效与作用3.散结消肿(痈疽肿痛证)用治痈疽肿痛,可研末,醋调后外敷,常与半夏同用。
天南星主治
天南星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扑折伤、蛇虫咬伤等症状。生用时可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天南星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天南星具有以下作用:
- 镇咳、抗惊厥、镇痛作用
- 祛痰作用
- 抗肿瘤作用
- 抑制心脏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 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 凝集红细胞和抑制Hela细胞生长作用
天南星成分
天南星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和环二肽类化合物成分、β-谷甾醇以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具有抗惊厥、镇静、镇痛、祛痰、抗肿瘤及抗氧化作用。
天南星用法用量
天南星的日常用量为3~9g,可煎服。外用时适量捣烂外敷。
天南星的禁忌
阴虚燥咳、血虚动风者禁服,孕妇忌服。天南星恶莽草,畏附子、干姜、生姜。
需要注意的是,生天南星为毒性中药,使用不当易致中毒,症状包括口腔黏膜糜烂、唇舌咽喉麻木肿胀、运动失灵、味觉消失、大量流涎、声音嘶哑、言语不清、发热、头昏、心慌、四肢麻木,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窒息,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天南星选方
- 治毒蛇咬伤:天南星、雄黄各适量。天南星和雄黄研成细末,用醋搅拌均匀,敷于患处。
- 治痈疽肿结:天南星30g,草乌头、白芷各12g,木鳖子1个。将以上4味中药研成细末,分成两份,用蜜和醋搅拌均匀,敷贴于患处。每日1贴即可。
- 治热痰咳散、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天南星、半夏、黄芩各30g。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姜汁浸泡后,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饭后,姜汤送服。
- 治寒痰咳嗽、面色黧黑、小便急痛:天南星、半夏、官桂各30g。将以上3 味中药研成细末,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饭后,姜汤送服。
此外,天南星还可用于治疗小儿口角流涎、流行性腮腺炎、面神经麻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发际疮等病症。
天南星药用部位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一把伞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其形态特征为多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块茎扁球形,外皮黄褐色,直径2.5-5.5厘米。叶1片从块茎生出,叶柄圆柱形,肉质,直立如茎状,长40-85厘米,下部成鞘,基部包有绿白色或散生污紫色斑点的透明膜质长鞘;叶片辐射状全裂成7-23片,集于叶柄顶端向四方辐射如伞状,故有“一把伞”之称。裂片披针形至长披针形,先端多呈柔弱,全缘,两面光滑无毛,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5-6月间抽肉穗花序,雌雄异株,花序柄长30-70厘米;佛焰苞长11-16厘米,绿色,少有紫色,先端成长线状;花序轴肥厚,顶端附属物棍棒状;雄花有多数雄蕊,每2-4个成丛,药黑紫色;雌花密集,每花由1个雌蕊组成。浆果红色。生于山野阴湿地方、林下。全国大部分省区有分布。
天南星选购保存
选购天南星时,以个大、色白、粉性足者为佳。未去外皮者不宜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