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中国如何实现页岩气大发展?
对话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郭彤楼:中国如何实现页岩气大发展?
从四川盆地出发,两千多公里长的“川气东送”工程跨越6省2市,把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入千家万户。这条能源大动脉里流淌的不仅有常规天然气,还有深埋于地下四、五千米“磨刀石”中的页岩气。
2023年,我国页岩气产量250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年产量的比重已超过十分之一。
中国页岩气的勘探和开采有何难点?近年来获得哪些突破?中国是否迎来了页岩气大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观察者网近日对话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党委书记郭彤楼。
中国石化首席工程技术大师、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党委书记郭彤楼(中)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
页岩气资源量:全球最大在中国,中国最大在四川
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天然气在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与能源安全息息相关。
虽然我国天然气产量稳步提高,但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国家能源局7月23日发布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全国天然气产量23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增量123亿立方米,连续7年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中国天然气行业年度运行报告蓝皮书(2023-2024)》显示,2023年,我国天然气总进口量为1656亿立方米,增速为9.5%;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为42.3%,较上年上涨1.1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我国有着丰富的页岩气资源。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达21.8万亿立方米,高居世界第一;美国能源信息署(EIA)2015年发布的页岩气资源评估报告显示,中国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约为36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
中国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特点,页岩气发展对于中国能源格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包括页岩气、致密气在内的非常规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增长极,2023年产量突破960亿立方米,占我国天然气总产量的43%。
中国石化积极承担起为国找气的责任,在2012年底发现了涪陵页岩气田,2014年,拉开了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序幕,使我国成为除美国、加拿大之外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化开发的国家。
中国石化威荣页岩气田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
2017年,中国石化建成我国首个百亿方产能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2020年,建成我国首个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深层页岩气田——威荣页岩气田,非常规的勘探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持续为清洁能源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自2012年涪陵页岩气田取得重大勘探突破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四川盆地页岩气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长的重要阵地,已提交探明储量近3万亿立方米、年产超过250亿立方米。
不过,尽管中国页岩气资源丰富,勘探技术迅速发展,但仍难以像北美那样大规模开采利用。郭彤楼坦言,目前国内在页岩气勘探开发方面真正取得重大突破的仅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