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书法理论】(东汉)崔瑗《草书势》(全录本)及概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书法理论】(东汉)崔瑗《草书势》(全录本)及概述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1023/08/10886293_1137394474.shtml

《草书势》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法理论文章之一,由东汉书法家崔瑗所著。这篇文章不仅讨论了草书的技法,还深入探讨了草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展现了草书的特点,强调了草书的动态美感和艺术形象。

《草书势》概述

《草书势》是由东汉书法家崔瑗所著的一篇关于草书技法的论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书法理论文章之一。这篇论文不仅讨论了草书的技法,还深入探讨了草书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崔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描写,展现了草书的特点,强调了草书的动态美感和艺术形象。

崔瑗的生平与成就

崔瑗(77-142年),字子玉,是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他年轻时游学京都洛阳,与张衡、马融等著名学者为友。崔瑗的书法师法杜度,尤其擅长章草,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杜度并称“崔杜”。他的书法作品虽然已经失传,但他在《草书势》中提出的观点和对草书的见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书势》的内容与影响

《草书势》一文首先讲述了书法的起源,然后重点讲述了草书的产生和发展。崔瑗指出,草书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发展需要由繁入简,草书的特点在于简略、应时、省力,它是为了迅速书写而发展起来的。文章中提出了“观其法象”的重要美学命题,强调了观察草书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此外,崔瑗还通过描绘鸟兽的动态和狡兔的奔跑,营造了强烈的时间感和动态感,突出了草书笔势的特点。

《草书势》的历史意义

《草书势》不仅是对草书技法的探讨,更是对草书艺术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总结。它记录了崔瑗对草书艺术的审美感受,将草书视为一种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这篇论文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觉醒,书法开始从字学中走出来,审美开始成为主要方面。《草书势》的影响不仅限于草书,它还影响了后世的书法品评和书法理论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草书势》是崔瑗对草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体现。这篇论文不仅在书法理论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也为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草书势》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草书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叶、典籍弥繁;时之多僻,政之多权。官事荒芜,勦其墨翰;惟多佐隶,旧字是删。草书之法,盖又简略;应时谕指,用于卒迫。兼功并用,爱日省力;纯俭之变,岂必古式。观其法象,俯仰有仪;方不中矩,圆不中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狡兔暴骇,将奔未驰。或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畜怒怫郁,放逸后奇。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绝笔收势,馀綖纠结;若山蜂施毒,看隙缘巇;腾蛇赴穴,头没尾垂。是故远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几微要妙,临时从宜。略举大较,仿佛若斯。

[注]《草书势》,崔瑗(77-142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人,年轻时游学京都洛阳,与张衡、马融等为伍,官至济北相。崔瑗书法师法杜度,擅长章草,在书史上地位显要,人称崔、杜。《草书势》是谈论草书技法的文章,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述。文见《晋书列传第六卫恒传》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