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诸葛亮治理蜀汉究竟有啥妙招?他实力或超先秦奇才商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诸葛亮治理蜀汉究竟有啥妙招?他实力或超先秦奇才商鞅

引用
搜狐
1.
https://m.sohu.com/a/766442823_121178985/?pvid=000115_3w_a

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采取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在水利建设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探讨诸葛亮在农业和水利方面的成就,并将其与商鞅的农战思想进行比较。

诸葛亮,与其说是继承并开辟商鞅的农战思想,倒不如说是发展并实践法家的农本理念。特别是在特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诸葛亮完善、平衡、提升农本理念,带领蜀汉走出困境,走进富饶。

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诸葛亮总揽蜀国军政事务后,不仅提出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治主张,使民力匮乏的益州创造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环境;还主导一连串平衡农战关系的政治措施,使国小人稀的蜀汉具备北伐中原,光复汉室的国力。

具体如下。

其一,兴修水利。

农耕时代,农业生产往往受制于天气,尤其是洪灾、旱灾的破坏更为严重。故水利灌溉工程是农业的命根。《水经注·卷三十三·江水注》: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有堰官。在益州,尤其都江堰是成都平原的重要水利设施,是蜀国的“农本”、“国资”。故诸葛亮不仅特别设置堰官,专门管理;还派1200多人常年驻扎都江堰区,精心维护。另外,《诸葛亮集·附录·第四部分 诸葛亮的遗迹及传记》引《成都府志》:九里渠在府城西北隅,其地洼下,诸葛武侯筑堤九里,以防冲啮。同书同篇还引《一统志》:大小诸葛堰在金齿指挥使司城南十五里,皆有灌溉之利。诸葛亮亲力亲为,组织修筑九里渠、诸葛堰等水利灌溉工程,以保障蜀国的农业生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