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详解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详解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是一种高效、准确的绘图方式,通过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清晰地表达梁、柱等构件的钢筋配置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表示方法的具体内容和计算过程,帮助读者掌握梁中主筋的结构尺寸计算方法,以及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的计算方法。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概述
在框架梁中,取消了原来纵向钢筋中的弯起钢筋,增加了加密箍筋,增加了文字注解,配合具有通用标准构造详图,减少钢筋的结构立面图及其截面图,提高了效率。
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可以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各种构件中,有“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表示方式。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的具体内容
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梁编号
- 梁截面尺寸
- 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密区、肢数
- 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 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 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
原位标注
原位标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梁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所有纵筋)
- 梁下部纵筋
- 附加箍筋或吊筋
- 集中标注不适合于某跨时标注的数值
实例分析
假设给出的框架结构F三级抗震设防,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采用C30。柱距为6000mm,柱宽400mm,査《三、四级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 KL 》部分。
集中标注内容
在图中标注的KL1框架梁的上边缘引出一条铅垂线。在这条铅垂线的右侧标注有几行字:
第一行KLI 框架梁)梁的截面尺寸为300mmx500mm。
通常第二行∮6@100/200(2)表示箍筋采用直径为6mm的HPB235级钢筋,加密箍筋间距为100mmm,非加密箍距为200mm,通长区箍筋均为双肢箍。
第三行2∮16表示采用两根直径为16mm的HRB335级梁的通长筋。通长筋是沿梁的全长布置的。梁的左、右两端上方所标标注的4∮16,里边包括了2∮16通长筋。剩下的2∮16是两段直角形筋和2∮16通长筋,是承受梁端部的负弯矩的。
梁下部中间的4∮16是承受梁中下部的正弯矩的(抗拉作用),钢筋贯通全梁。
如图铅垂线及其右侧注的几行字就是“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内容
如图三个4∮16就是“原位标注”。
钢筋结构尺寸计算
在梁的构造详图,设柱距为6000mm,柱宽为400mm,柱筋∮22mm。
ln=6000-400=5600mm;
ln/3=5600/3=1866mm,取1870mm;
Lae 值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各自强度度等级,査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表。
框架梁端部有一个直锚和弯锚的形式的判断,判断端部直锚是否满足Iae,不满足,可以弯锚,弯锚水平段长度要求满足0.4lae,小于端支座宽度减去一个梁的保护层,满足后才可以弯锚,加上竖向长度15d。
当混凝土为C30级、钢筋HRB335级、三级抗震等级和直径 d ≤25,lae=31d=31*16=496>(400-30)=370mm。不能直锚。
0.4lae=0.4x31d=0.4x31x16=198.4=198mm<(400一30)可弯锚。
15d=15x16=240;
设柱筋直径 d =22mm;
①号钢筋为贯通筋
L1 = L 2x0.4xlae
=5600 2x0.4x31x16
=5996.8,取5997mm。
L2 =15d=240mm。
全长=240*2 5997=6447mm,根数:2∮16
②号钢筋直角筋的结构尺寸
上部第一排截断钢筋长度计算,上部第一排端部非通长钢筋就是要在端头支座柱内进行锚固,锚固长度同上部通长筋。外伸出ln1/3长度。上部中间支座第一排非通长筋外伸出ln1/3或ln2/3长度,取最大值,加上中间柱支座宽度。
边跨和中间跨架立筋和非通长筋,需要固定箍筋定位,存在一个搭接构造,架立筋和非通长筋,搭接长度150mm。
如上部有第二排截断直角筋,上部第二排截断钢筋的长度计算(中间支座),上部中间支座第二排非通长筋外伸出ln1/4或ln2/4长度,取最大值,加上柱支座宽度。
L1 = ln /3 0.4lae
=1870 198
=2068mm
L2=15d=240mm
全长=240*2 2068=2548mm,根数:2∮16
③号钢筋加工尺寸计算:(应为伸至柱纵筋内侧,如图错标为柱纵筋外侧)
Ll= Ln1 2 x max (0.4xlaE,h﹣保护层﹣22-30)
=5600 2x max (0.4× laE , h ﹣保护层﹣22)=5600 2x max (198,400-30-22)
=5600 2 x max (198,348)
L1=5600 2x348
=5600 696
=6296mm
L2=15d=240mm
全长=240*2 6296=6776mm,根数:2∮16
箍筋加密区和非加密区计算
框架梁加密区与非加密区
柱箍筋加密范围是: 底层柱(底层柱的主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的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以后的加密区范围是按柱长边尺寸(圆柱的直径)、楼层柱净高的1/6,及500mm三者数值中的最大者为加密范围。
梁箍筋加密范围: 加密范围从柱边开始,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2倍的梁高,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箍筋加密长度为1.5倍的梁高,切均要满足大于500mm,如果不满足大于500mm,按500mm长度进行加密。
计算加密区的大小:
加密区B1= max (1.5h,500)
在1. 5h与500两者之间取最大值
h 为梁高= 500
加密区B1=750mm。
计算非加密区的大小B2:
非加密区B2= Ln -2×加密区
=5600-2x750
=4100mm。
计算加密区里的箍筋数量:
一个加密箍筋布置区B1'=B1-50=750-50=700mm。
一个加密区的箍筋数量(个)=700÷100 1=8个
两个加密区的箍筋数量=8×2=16个。
计算非加密区B2:
B2=5600-750-750=4100mm
计算非加密区箍筋数量(个):
非加密区箍筋间格=4100÷200=20.5。
非加密区箍筋数量=21个空间,但是,箍筋数量比箍筋的间格少1个。
非加密区箍筋数量(个)=21-1=20个
非加密箍筋布置区的箍筋间距,应该是用21个间格,去除非加密区尺寸4100mm,分割非加密区。
4100÷21=195.38mm<200mm,符合要求。
2肢箍长度计算:
(300-25 500-25)2 26.25*8=1500 100=16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