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jzcmfw.com/laws/13304062.html

假按揭购房合同,是指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的,以虚假的房产产权作为担保,当购房人履行付款义务后,开发商则将房产产权转让给购房人的合同。

根据中国法律,假按揭购房合同是无效的。这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购房人应当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向开发商支付全部房款,并取得房产产权证书”。如果购房人没有支付全部房款,就无法取得房产产权证书,合同也就失去了效力。

此外,假按揭购房合同也是无效的,是因为它违反了社会公德。购房人通过假按揭购房合同来占用房产产权,已经违反了社会公德,因为这种行为会损害其他人的权益。同样地,开发商通过假按揭购房合同来获取房款,也会损害其他人的权益。

因此,假按揭购房合同是无效的。购房人应该遵守法律,通过合法的渠道购买房产,开发商应该遵守法律,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房款。


图1: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


图2: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

假按揭购房合同是指购房人采用虚假银行流水、虚构信用等手段,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这种合同因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其有效性存在争议。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建议。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假按揭购房合同是指购房人采用虚假银行流水、虚构信用等手段,与开发商签订的购房合同。这种合同通常具有以下特点:购房人信用等级较低或者没有信用记录,但是其却要求购买房屋;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没有真实的房屋交易,但是其却要求支付房款。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有效性分析

  1. 购房人采用虚假手段取得购房资格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购房人采用虚假银行流水、虚构信用等手段,其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这种合同的有效性存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是具有合法订立目的、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形式、合法订立程序的民事法律行为。购买房屋属于购销合同,购房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资格。采用虚假手段取得购房资格的合同,其订立过程存在欺诈、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不符合合法订立程序,因此其合同无效。

  1. 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没有真实的房屋交易

假按揭购房合同中,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没有真实的房屋交易,其合同内容与客观事实不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内容应当符合客观事实,不得与客观事实相悖。因此,开发商与购房人之间没有真实的房屋交易的合同,其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合同无效。

  1. 购房人没有真实支付能力

假按揭购房合同的购房人没有真实支付能力,其要求开发商支付房款,不符合合同约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订立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有欺诈、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因此,购房人没有真实支付能力的合同,其内容不符合客观事实,合同无效。

法律建议

对于假按揭购房合同,应当由相关机构依法进行处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购房人采取欺诈手段获取购房资格,同时,开发商也应当加强对购房人的审核,确保购房人的支付能力。此外,购房人采取虚假手段获取购房资格的,应当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