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开幕
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开幕
北京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2020年正值天坛建成600周年,为此,北京天坛建成600周年历史文化展于12月21日在天坛公园开幕。
本次展览以《遇见·天坛》为主题,展出图片及珍贵历史照片268张,其中包括众多首次亮相的照片。展览内容涵盖前言、祭天文化延承、北京天地坛肇建、天坛坛域形成、建筑规制改革、帝国祭坛衰落、公众公园转变、古坛保护重生、世界遗产发展和寄语10个板块。
步入展览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根据清《大驾卤簿图》制成的贡缎吊幔。这幅吊幔形象地展现了乾隆皇帝前往天坛祭天时仪仗队伍的盛大场面。设计中融入了象征“天”的云纹以及祭天礼器的组合纹样,细节考究。
展览设计充分体现了天坛的特点,主体色调采用祈年殿的青、金、红色调。展览通过展示天坛建成600年来的关键年份和重要事件,阐释了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魅力。展出的珍贵历史照片包括袁世凯在天坛祭天、日军占领神乐署组建细菌部队、上世纪30年代天坛古建大修等,这些照片都是首次公开展出。
按照活动安排,天坛公园当晚还将组织一场名为“天坛对话星空”的直播活动。届时,天坛公园、北京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专家将在祈年殿前,围绕天坛的历史、文化、建筑、二十四节气和古代天文等主题进行现场解读,让观众在冬至这一特殊的日子深入了解天坛的文化内涵。
本次展览位于祈年殿院内的西配殿。目前,天坛公园大门区以及祈年殿、圜丘、回音壁景区实行分时段实名预约购票。游客可通过微信公众号“天坛”“畅游公园”或指定购票平台预约购票。
公园方面特别提醒广大游客,由于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和验票,请携带身份证和购票时所用的相关证件。同时,参观时需遵守疫情防控管理规定,出示健康绿码,配合体温检测,在室内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扎堆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