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配OK镜,家长掌握这些关键点少走弯路!
孩子配OK镜,家长掌握这些关键点少走弯路!
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学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了近视问题。许多家长在寻求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时,会考虑为孩子配戴OK镜(角膜塑形镜)。但是,OK镜并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的。在选择和使用OK镜之前,有一些关键点是家长们必须了解的。
OK镜的验配过程
对于OK镜的验配过程,我们不仅要考虑小朋友的近视度数,还必须综合评估角膜形态、角膜厚度等多个因素。所以有的时候,家长提供了一张验光单,就在线上问我们能否配OK镜,这些肯定远远不够的。为了确保验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角膜地形图检查是验配OK镜不可或缺的基础步骤。
通过角膜地形图,可以判断出角膜的形态。如果是圆锥角膜、圆锥角膜前期、角膜形态不规则等情况,是不适合验配OK镜的。那么,什么样才是适合的呢?一般来说,角膜平坦K值与期望降低的近视度数之差要大于36度;对于度数偏高的孩子,角膜的厚度不能太薄。角膜过薄,在戴镜的时候可能承受不住压力。相反,低度数的近视对角膜厚度的要求更宽松一些。
低度近视配OK镜的效果
有家长听说,OK镜对于度数高的孩子来说,控制效果会更好,而对于度数低的孩子,近视控制效果可能没有那么理想?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对于以前的OK镜验配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因为低度近视,尤其是100度以内的,在OK镜的设计上离焦量就无法做的很大。所以低度近视相比于中高度近视(低于600度内)来说,控制效果确实没有那么好。
但是现在不同了,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特殊设计如基弧非球面、缩小光学区,并结合低浓度阿托品的使用,也能够使OK镜的控制效果优于框架类的功能镜。但是,这里就会比较考验验配者的经验和能力。
如何判断效果?
那么,用了OK镜后,我们怎么知道效果算不算好呢?其实,大家可能都明白,戴了OK镜是无法验光的。那如果要判断OK镜效果好不好,我们一般可以参考两个因素:眼轴和角膜地形图。眼轴的年化增长等于或低于生理性增长,那么效果就是良好的。
为了观察控制效果,定期复查非常重要。一般来说,验配OK镜一般要观察3到6个月的眼轴情况才好判断效果。除了眼轴,我们需要用戴镜后的角膜地形图和原始地形图进行对比,通过查看地形图上离焦环的位置和瞳孔的位置进行比对,也可以大概预估防控的效果。
不过呢,这里也要说明,除了眼轴和地形图外,孩子对离焦产品的敏感度,以及家长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日常护理,都是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
孩子对离焦产品的敏感度
有家长可能不明白,什么是对离焦产品的敏感度?我们遇到过一些在别院验配OK镜的孩子,拿着地形图来找我们帮忙看参数设计的有没有问题。我们通过查看孩子的角膜地形图上的离焦量、离焦环,发现其实做的都是非常漂亮的,按理来说,应该是控制效果不错的,但实际上孩子的眼轴却仍然增长较快。其实这种就大致可以判断,孩子可能是用眼状况非常不好,或者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孩子对离焦产品的不敏感导致的。
如何选择OK镜?
那下面我们就要聊聊,OK镜究竟怎么选。是不是进口的品牌就一定比国产的好?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OK镜作为一个医疗产品,不能把它单纯的定义为一个商品。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品牌,在上市之前都必须经过至少五年及以上的临床数据验证,确保了OK镜技术的成熟与可靠。
目前,OK镜的生产设备和材料主要依赖进口,所以就算是国产品牌的OK镜,对应的原材料,打磨机器也都是国外进口的。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在于在哪个地方生产出来的。
关键指标之一就是透氧性。但其实,所有能上市的OK镜品牌,透氧性都达到了医疗器械的标准。家长在选择时,可以根据自身期望的标准来挑选镜片。一般,医生也会结合临床数据,加上孩子的自身特点给与家长提供选择性。所以,家长不用过于担心选择困难的问题。
同时,由于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适合其他孩子的品牌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我们建议家长根据医生提供的选择范围,作为参考依据来做出最终决定。
配戴OK镜又年龄限制吗?
在临床上来说,根据专家共识的标准是8岁以上的孩子适配OK镜。当然,也存在一些年龄更小的孩子成功验配OK镜的案例。这些孩子通常具有良好的适配性和依从性,并且在近视防控需求迫切的情况下,即使未满8岁,也可以考虑验配OK镜。在验配过程中,医生会进行细致的评估和与家长的沟通。
OK镜要戴到几岁?
大部分的孩子在14、15岁时,眼轴开始逐渐稳定。所以,如果孩子的近视进展趋于稳定时,可以考虑将OK镜替换为其他干预手段。因为随着孩子防控需求的降低,选用其他干预手段可能性价比会更高。当然,也不能排除有一些孩子14岁以后眼轴仍然会增长,而且目前我们在临床上其实也见过不少14岁以后仍然增长较快的案例。
那关于为什么14岁后眼轴仍然会继续快速增长,主要还是因为阅读强度的问题,这个年龄段在初中升学阶段,近距离用眼强度比较大,所以,如果出现眼轴仍然增长较快,还是可以用OK镜控制,而且效果也是不错的。即便孩子的眼轴不怎么长了,只要孩子想戴OK镜,也一样可以戴,包括成年人也是这样。
配了OK镜后要注意的
前面我们说到,定期复查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观察近视防控效果外,还需要评估OK镜片的状态和孩子眼睛的健康情况。
通常建议,在戴镜一晚后(不摘镜)进行首次复查,戴镜一周后(摘镜)进行第二次复查,之后每2到3个月(摘镜)进行一次常规复查。若遇到特殊情况,请及时就医检查。
配戴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配戴过程中要注意双手的清洁,镜片的护理和清洁,以免造成感染等。还需特别注意,镜片千万不能戴反。各种镜片不仅参数不同,颜色也有所区别,因此在戴镜前一定要仔细区分。如果戴错了镜片,可能会增加眼部疾病交叉感染的风险。当然,偶尔一次戴错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一旦发现错误,及时更换为正确的镜片即可。
为什么OK镜到期就要换镜?
OK镜与食品相似,都是具有保质期的。一般来说,OK镜的保质期是一年。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由于配镜成本较高,普遍的使用周期会延长到18个月。
但在实际临床中,有些家长认为,只要镜片没有划痕,孩子的近视控制效果不错,而且戴着视力也正常,就可能会拖延更换时间。在门诊中,我们甚至遇到过一副镜片戴了5年的案例!其实,镜片的透氧性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表面也会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小划痕,这些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所以,不论从近视控制效果还是眼睛健康方面考虑,都建议在有效期内更换镜片。
OK镜作为一种有效的近视控制手段,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然而,在选择和使用OK镜之前,家长们需要了解其适应症、验配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和佩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的近视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保障眼部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