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门石窟: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瑰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门石窟:中国三大石窟艺术瑰宝

引用
1
来源
1.
https://vibaike.com/134726/

龙门石窟是中国三大著名石窟之一,与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齐名。这座建筑群依河由象山(东边)和龙门山(西边)两座丘陵围合而成的河谷,沿河西坡和东坡都有陡坡。彝族是洛河的北流支流。石窟形成于这条河流的1公里处,并刻在两岸,形成龙门洞的石灰岩地层。大部分工作在西岸完成,而东岸洞穴数量较少,是大批僧侣的住所。

在龙门石窟中,共有约1,400个洞穴,100,000尊雕像,其中一些只有1英寸(25毫米)高,而xxx的佛像高达57英尺(17米)高。还有大约2500座石碑和60座宝塔。石窟位于沂河两岸。西山崖壁上有50个大中型石窟,为北、隋、唐时期,东山石窟全部为唐代雕刻。龙门石窟众多的石窟、雕塑和佛塔,在风格上呈现了一定的进步,早期的石窟造型简单,雕刻着佛像和宗教人士的雕像。唐代的风格变化更为明显,“更复杂,兼有女性和宫廷人物”。沿沂河西岸由北向南依次编号。

历史沿革

龙门石窟的创建最早可追溯到北魏孝文帝从大同迁都洛阳时;洛阳的象征价值在于它作为13个朝代的历史都城。从公元493年到公元1127年,这些石窟被挖掘并雕刻有佛教题材,分四个不同的阶段。xxx阶段始于北魏(493-534)。在隋朝(581-618年)和唐朝初期(618-907年)期间,在524年至626年期间,由于该地区发生冲突,洞穴的第二阶段发展缓慢。第三阶段,唐朝时期,汉传佛教。从626年到8世纪中叶,洞穴和雕刻的数量激增。最后一个阶段,也就是第四阶段,是从唐朝统治后期延伸到北宋统治时期,石窟的创建有所下降。因晋元xxx而告终。

古阳洞或石库寺,归功于孝文帝,是在西山南楼中心建造的第一座石窟寺。北魏宣武帝紧随其后,又开凿了三个洞窟,两个是纪念他的父亲孝文帝,一个是纪念他的母亲。所有三个洞穴都被归为宾阳三洞(宾阳三洞)的名称,由皇帝在24年的时间里建造。现在看到的30%以上的洞穴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公元527年,皇甫宫石窟寺建成。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洞穴,位于西山的南部。

公元675年,唐朝统治时期,西山南楼奉贤寺洞落成。这标志着gottoes创作的第三阶段和高峰期。据估计,龙门60%的石窟都发生在公元626年至755年这一时期。这一时期,除了有大小佛像的石窟外,还有一些佛寺建在风景优美的空地上。在同一个复杂的设置。然而,这些现在大多是废墟。在此阶段,高宗皇帝和武则天皇后在鲁庸统治时加强了活动。

文化遗产价值

龙门石窟在文化遗产方面的主要成就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这些古迹的认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当评估后,龙门石窟被宣布为遗产古迹,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龙门石窟的雕塑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体现;龙门石窟说明了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的完美,这种艺术形式在亚洲这一地区的文化演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中国唐代的高文化水平和复杂的社会被封装在龙门石窟的特殊石刻中。

自1951年以来,龙门石窟经过了多次确定、划定、规划和实施修复工作。首先,在石窟附近建立了一个气象监测站,以评估该地区的环境状况并制定适当的修复措施。随后进行了密集的修复工作,最初的形式是加固岩石基础,以阻止水从石窟的屋顶和侧面渗出。杂草丛生的有根的被清除了。进入洞穴的通道以栏杆、人行道和带台阶的人行道的形式新安装。中国政府所做的一切努力在过去的近六年中,确保了石窟保存在相当可观的保护状态。这一切都是由提供专业科学投入的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龙门市文物关爱机构三个机构的综合行动实现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