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详细的「异常步态」分析,一定收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超详细的「异常步态」分析,一定收藏!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37258194_121123712
步态分析是康复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对异常步态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运动功能障碍。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异常步态的特征、原因及表现,包括疼痛性步态、肌无力步态、畸形步态、中枢神经损伤步态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而重要的医学课题。
疼痛性步态
疼痛性步态通常表现为患侧下肢站立相时间缩短、跨步长缩短以及步速下降。具体表现如下:
髋关节疼痛步态:主要表现为疼痛一侧支撑相时间的缩短,以及健侧支撑相时间的延长。可能会因此出现一轻一重、一长一短的步态,行走时身体向健侧倾斜,上半身的摆动也会增加。
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轻度屈曲,可降低关节囊的张力,足尖着地代替足跟着地。
足前部疼痛:踝关节趾屈减少,足趾离地动作消失。
踝关节或足后部疼痛:首次着地时,足跟着地消失,以足尖或足的内、外侧代替。
距下关节和趾关节疼痛步态:在距下关节旋转或侧向蹬地时出现疼痛,患侧会避免此类动作,减少相关动作的力量和持续时间,所以步行时步宽和足偏角常会出现异常。
脊柱疼痛步态:脊柱疼痛时,与脊柱相关的摆动和旋转都会受限或消失,引发上半身僵直的步态。在行走和跑步过程中,只有下肢活动,上半身没有充分的配合,动作会显得不协调,步幅变小。
肌无力步态
肌无力步态主要由肌肉力量不足引起,具体表现如下:
臀大肌无力
- 臀大肌作用:伸髋及稳定脊柱(在足触地时防止身体重心过分向前而摔倒)。
- 肌力下降时表现:足跟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使重力线落在关节后方,以维持够关节被动伸展,站立中期时膝关节绷直,形成仰胸挺腰腹的臀大肌步态。
- 机理:臀大肌肌力减弱时,其作用改由椎旁肌代偿,导致在足跟着地后,为了防止摔倒,椎旁肌收缩将髋关节向后拽,使身体的重力线落在髋关节的后方而将髋关节锁定于伸展位。
- 代偿:单纯的臀大肌肌力减弱可由腘绳肌收缩代偿而使步态接近于正常。临床上,如果S1神经根受损,则脑绳肌和臀大肌同时受损。
臀中肌无力
- 臀中肌作用:关节外展,起到稳定、支持骨盆的作用。
- 肌力下降时表现:一侧臀中肌无力时,不能固定骨盆,也无力提起、外展和旋转大腿,关节侧方稳定受到影响,表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时,躯干向患侧侧弯,以避免健侧骨盆下降过多,从而维持平衡。两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态特殊,步行时上身左右交替摇摆状如鸭步。
屈髋肌无力
- 屈髋肌是摆动相主要的加速肌,其肌力降低造成摆动相肢体行进缺乏动力,只有通过躯干在支撑相末期向后,摆动相早期突然向前摆动来进行代偿,患侧步长明显缩短。
股四头肌麻痹
- 股四头肌参与的三个时期:迈步相末期——伸展小腿;站立相——离心性收缩,控制膝关节屈曲度;足趾离地后——启动下肢向前迈步。
- 股四头肌麻痹,主要表现为对足跟着地期的影响。此时,臀大肌收缩保持股骨近端位置,小腿三头肌收缩保持股骨远端位置,从而将膝关节锁定在过伸位。
- 如同时伴有髋关节伸肌无力,有些患者在足跟首次着地期和站立相时,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以助膝关节伸展。
- 膝关节反复过伸将极大地增加膝关节韧带和关节囊负荷,导致损伤和疼痛。
胫前肌无力
- 胫前肌作用:踝关节背屈。
- 表现:
- 胫前肌无力时,在足触地后,由于踝关节不能控制距屈,所以支撑相早期缩短,迅速进入支撑相中期。胫前肌麻痹时,患者在摆动相出现足下垂,导致下肢功能性过长,往往以过分区髋屈膝代偿,同时支撑相早期由全脚掌或足尖先接触地面,多见于腓总神经麻痹患者。
- 同时和合并有屈肌无力或下肢痉挛则表现为足趾拖地行走,同时伴有髋关节的外展、外旋。
腓肠肌无力
- 腓肠肌作用:站立相末期产生蹬离动作,促使腿向前摆动。
- 腓肠肌无力时表现:蹬离动作的爆发性减弱,身体前移力量减小、运动减慢,减慢了下肢向前迈进,从而导致步幅缩短,步行速度下降。
畸形步态
关节屈曲畸形
- 在支撑相中后期:如果畸形为单侧,对侧下肢呈现功能性过长,采用抬髋行进或躯干倾斜以代偿摆动相的廓清功能,步长缩短。
膝屈曲
- 较少见,一般为骨关节畸形或病变造成。患者在支撑相和摆动相都保持屈膝姿势。患者在支撑相时必须使用代偿机制以稳定膝关节。由于患者在摆动相末期不能伸膝,致使步长缩短。
膝僵直
- 支撑相晚期和摆动初期的关节屈曲角度<40度(正常为60度),同时关节屈曲程度及时相均延迟。摆动相膝关节屈曲是由髋关节屈曲带动,关节屈曲减少将减少膝关节屈曲度,结果导致拖足。患者往往在摆动相采用划圈步态、尽量抬髋或对侧下肢踮足来代偿。
踝关节趾屈畸形
- 则行走时足尖或前脚掌着地,躯干前倾,身体重心前移,迈步相时屈髋屈膝增加。
中枢神经损伤步态
偏瘫步态
- 典型的偏瘫步态表现:
- 上肢摆动时:肩、肘、腕及手指关节屈曲、内收;
- 下肢伸肌协同模式:关节伸展、内收及内旋,膝关节伸展,踝关节距屈、内翻;
- 步行速度减慢,健侧步幅缩短,首次着地时足跟着地消失、膝反张;
- 患侧站立相时间缩短,摆动相时由于股四头肌痉挛而使膝关节屈曲角度显著减小或消失,迈步相时患侧肩关节下降,骨盆代偿性抬高,踝关节外展、外旋,偏瘫下肢经外侧画一个半圆弧,故又称划圈步态。
剪刀步态
- 原因:髋内收肌群痉挛;
- 表现:是痉挛型脑性瘫痪的典型步态。由于踝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迈步相下肢向前内侧迈出,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足尖着地,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帕金森病步态
- 病变部位:基底节;
- 表现特征:双侧性运动控制障碍和功能障碍,以面部、躯干、上下肢肌肉运动缺乏、僵硬为特征;
- 步态表现:步行启动困难,双支撑相时间延长,行走时躯干前倾,膝关节轻度屈曲关节活动范围减小,踝关节迈步相时无趾屈,步长、跨步长缩短,步伐细小,上肢摆动几乎消失,易跌倒。患者以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患者虽启动行走困难,而一旦启动又难以止步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呈现出前冲或慌张步态。
共济失调步态
- 原因:小脑或其传导路受损;下肢感觉受损;
- 典型特征:行走时两上肢外展以保持身体平衡,步基增宽,高抬腿,足落地沉重;不能走直线,而呈曲线或呈“Z”形前进;因步行不易控制,故步行摇晃不稳,状如醉汉,故又称酪配步态或醉汉步态。
长短腿步态
- 患肢缩短达2.5cm以上者,该侧着地时同侧骨盆下降导致同侧肩下降,对侧迈步腿髋膝关节过度屈曲、踝关节过度背屈。如果缩短超过4cm,则缩短侧下肢以足尖着地行走,其步态统称短腿步态。
热门推荐
照片如何储存模糊
中国违章消分规则的法律解析与实务应用
指数与主连的区别是什么?这种区别对市场分析有何指导意义?
监理:职能解析与实践指南
现代战舰战列舰排行榜 现代战舰新手战列舰推荐
《碧血剑》金蛇郎君夏雪宜是正派还是反派人物呢?依据是什么?
什么是头皮毛囊炎?
酱油保质期一般多长时间 过期酱油还能用吗
调味料正确的存储方法,怎么保存不同的调味料?
创伤性失忆症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石雕妈祖介绍:了解妈祖文化与信仰
医学术语qd、bid、tid、qid是什么意思
属兔人为啥怕属牛的
春光正好 一起去运动 | 学生党:跳跃、拉伸类运动有利生长
科学的运动方式如何助力身高增长
元件基础知识——磁珠
四大直辖市综合实力排名:上海、北京、重庆、天津
走进崆峒山 感受初冬别样的美好
平凉崆峒山:生态+文旅融合 打造全域旅游新典范
责任与义务是什么
狱狼龙:《怪物猎人》系列中的最强亚种
农村自建房审批流程及征地拆迁维权指南
如何保护自己:高层建筑火灾逃生指南
二手房交易的条件有哪些
租赁高空作业车需要提供哪些资质证明?
百年老枞红茶的历史与特点详解
英文Essay写作字数需要规划好
“希帕提娅:亚历山大的殉难圣人——动荡时期的知识保存”
华为设备高级ACL配置:特定IP访问控制实战
色彩心理学在网站设计中的运用:吸引眼球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