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离婚后收入变化与家庭分工模式密切相关
研究揭示:离婚后收入变化与家庭分工模式密切相关
在热门综艺《再见爱人》中,麦琳曾表示如果离婚,"生活品质可以坐火箭上升"。这种说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德国学者Daniel Brüggmann和Michaela Kreyenfeld的一项最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答案。
研究背景
这项发表在《人口研究与政策评论》期刊上的研究,探讨了婚姻中经济分工模式对离婚后收入变化的影响。研究者使用了德国退休基金的登记数据,覆盖了超过90%的德国常住人口,样本为2013年首次登记离婚的24616对夫妻。
研究发现
研究发现,在"男主外女主内"型婚姻中,男性离婚前后五年间收入下降了4.5%,而女性收入则下降了41.2%。在"双职工"型婚姻中,女性离婚前后五年收入上升了6.7%,男性收入则下降了3.8%。而在"女主外男主内"型和"双低收入"型婚姻中,离婚对夫妻双方收入变化没有显著影响。
研究还发现,大多数从"男主外女主内"型婚姻中离婚的女性在离婚后两年内无法达到"自给自足"的收入水平。这一发现与麦琳的言论形成鲜明对比,表明在离婚后实现"生活品质上质的飞跃"的愿望可能难以实现。
研究方法
研究者使用了固定效应模型与样本匹配相结合的方法。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个人收入的平均值变化,而样本匹配法则对比了2013年离婚的夫妻与2018-2020年间离婚的夫妻在2011-2015年间收入变化的差异。研究发现,离婚对男性收入下降的影响实际上比模型结果显示的更大,而离婚对女性收入增加的影响则实际上比模型结果显示的要小。
结论与启示
这项研究为我们理解离婚后收入变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虽然研究基于德国数据,但其发现具有一定的跨社会普适性。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这项研究提醒我们,在面对婚姻关系时需要更加理性地看待收入分配问题,同时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
注:本文图片来自原文与互联网。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作者廖天琪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靳永爱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