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梨驯化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对果实成熟的作用机制
研究揭示梨驯化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对果实成熟的作用机制
南京农业大学吴俊教授团队在《Genome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揭示了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显著增加,这种变化与编码DNA去甲基化酶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密切相关。研究还鉴定出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差异化甲基化区域(DMRs),并发现这些区域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
梨(Pyrus ssp.,蔷薇科杏仁核亚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温带水果作物之一。与野生梨相比,栽培梨的果实在许多形态特征上表现出显著变化,包括果实大小、含糖量和核细胞含量。野生梨和栽培梨之间的比较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关键表型变化的演变。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可遗传表观遗传学标记,可以改变基因组区域可及性,抑制或激活基因表达,最终导致表型变化。然而,表观等位基因在多年生果树驯化中的重要性尚待发现。
在植物中,胞嘧啶DNA甲基化发生在三种不同的背景中:CG、CHG和CHH(H=A、T或G)。DNA甲基化水平受到四种去甲基化酶的调节,包括抑制沉默1/Demeter样1(ROS1/DML1)、Demeter(DME)、Demeter样2(DML2)和Demeter样3(DML3)。
研究方法
研究人员对41份亚洲梨(Pyrus pyrifolia)样本(包括野生品种、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进行了单碱基分辨率的甲基化分析。通过比较甲基化分析,在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增加,与编码DNA去甲基化酶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相关。研究还鉴定出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差异化甲基化区域(DMRs)。高甲基化DMRs基因与植物衰老和果实成熟显著相关。
研究结果
1. 人对Demeter样1(DML1)选择可能与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增加有关
研究人员构建了全基因组重亚硫酸盐测序(WGBS)文库,包含41个代表性P. pyrifolia品种的两个生物学重复,其中包括14个野生品种、12个地方品种和15个改良梨品种。平均BS转化率为99.44%。以P. pyrifolia “Cuiguan”基因组为参考基因组。
图1:梨基因组中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的分布模式
- 17条梨染色体上的CG、CHG和CHH下DNA甲基化水平的密度分布、基因密度和TE密度。
- 三个梨品种(野生品种、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中CG、CHG和CHH甲基化胞嘧啶(mC)平均比率。
- 野生品种、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中CG、CHG和CHH甲基化水平进行比较(*P < 0.05; **P < 0.01; ***P < 0.001,双尾配对学生t检验)。
- 基因和转座元件(TEs)的上下游±2kb区域、和genebody区域的DNA甲基化水平分布。
- 在野生品种、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中,PpyDML1.1、PpyDML1.2和PpyDML1.3的相对基因表达水平比较(FPKM)。PpyDML1.1、PpyDML1.2和PpyDML1.3在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表达水平持续下降(*P < 0.05; **P < 0.01; ***P < 0.001,使用cuffdiff进行差异表达分析)。
2. 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CG和CHG甲基化的共同进化
图2:野生品种梨 vs地方品种梨以及地方品种梨vs改良品种梨的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比较
- CG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主成分分析(PCA)图。黄色方块:野生梨品种,蓝色点:地方品种,绿色三角形:改良品种。
- CHG中的DNA甲基化水平主成分分析(PCA)图。
- 比较野生与地方品种、地方品种与改良品种以及野生与改良品种的高甲基化/低甲基化DMRs(hyper/hypo-DMRs)数量。
- c中三种比较中高甲基化/低甲基化DMRs的总长度。
- 比较野生与地方品种和地方品种与改良品种比较中,DNA序列选择区域(DSRs)长度与CG和CHG背景DMRs的长度(*P < 0.05; **P < 0.01; ***P < 0.001,双尾配对学生t检验)。
- 显示DSRs和DMRs的基因组组成,包括转座元件(TEs)、内含子、外显子和基因间区域。
- 对17条梨染色体上野生与地方品种群间DMRs分布图。从外圈到内圈的数据分别代表TE密度(I)、基因密度(II)、驯化过程中CG-DMR密度(III)、驯化过程中CHG-DMR密度(IV)、改良过程中CG-DMR密度(V)、改良过程中CHG-DMR密度(VI)、驯化过程中的DSR(VII)和改良过程中的DSR(VIII)。
- 对野生与地方品种(CG和CHG背景)以及地方种与改良品种之间的DMRs重叠分析。
- 对野生与地方品种(驯化过程)和地方品种与改良品种(改良过程)比较中两种甲基化背景的DMRs重叠。
- 在梨驯化过程中,o_CG_CHG_DMRs(CG-DMRs与CHG-DMRs重叠区域)的CG和CHG甲基化水平相关性分析。
- 在梨改良过程中,对o_CG_CHG_DMRs的CG和CHG甲基化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
3. 遗传多样性变化与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DNA甲基化变化无关
图3:梨的驯化过程中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的遗传多样性变化:
- a-d. 所有梨(a)和野生品种梨(b)、地方品种梨(c)和改良品种梨(d)不同基因组组成中DMR、DSRs和NSRs之间的遗传多样性比较(*P<0.05;**P<0.01;***P<0.001;NS,不显著;双尾配对学生t检验)。不同基因组组成包括基因间区域、TE、外显子和内含子。
- e-f. 在驯化(Dom-DMRs)(e)和改良(Imp-DMRs)(f)过程中,高甲基化DMRs和低甲基化DMRs的遗传多样性变化。每一条黑线代表一个DMR。
- g. dom CG DMR、dom CHG DMR、imp CG DMR和imp CHG DMRs中DNA甲基化水平与遗传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4. DMRs遗传基础的meQTL分析
图4: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差异甲基化区域(DMRs)的遗传基础。
- 在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鉴定的meQTL的染色体位置分布。x轴表示显著SNPs的基因组位置,y轴表示SNPs相应DMR的基因组位置。点的颜色表示meQTL分析中的P值。meQTL显著阈值设定为1.78×10−9(0.01/N,N=5618948),仅绘制显著meQTL。Dom-CG-DMR代表野生和地方品种之间的CG DMR;Dom-CHG-DMR代表野生和地方品种之间的CHG DMRs;Imp-CG-DMR代表地方品种和改良品种之间的CG-DMR;Imp CHG DMR代表地方品种和改良梨品种之间的CHG DMRs。
- 每个DMR的显著SNP数量分布。
- 每个SNP的显著相关DMR的数量分布。
- 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CG和CHG DMRs的遗传基础。
5. 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的作用
图5:梨驯化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在2kb上游、基因体和2kb下游区域的所有基因的CG和CHG甲基化水平与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根据表达水平将基因分为四组(低、中低、中高和高)。
- b-c. 梨驯化(b)和改良(c)过程中,2kb上游、基因体和2kb下游区域的基因表达水平与CG和CHG环境中DMR甲基化水平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布。
6. 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高甲基化与果实早熟有关
图6:梨CAMTA2基因中的一个高甲基化DMR以及它在梨驯化和改良过程中的作用。
- 梨驯化过程中高CG DMR相关基因的GO富集分析(前15个显著项)。
- 梨改良过程中高CG DMR相关基因的GO富集分析(前15个显著项)。蓝色星号表示与衰老相关的GO术语。
- CAMTA2基因结构如图顶部所示。外显子用黄色阴影框表示,内含子用黑线表示,蓝色阴影框表示5′和3′UTR。下图显示了野生、地方品种和改良梨品种中位于CAMTA2基因中的DMR(Chr13:26073542–26073668)的CG甲基化水平。上图表示整个基因(2kb上游、基因体和2kb下游区域),下图扩大显示第11外显子中的DMR。
- 野生品种(黄框)、地方品种(绿框)和改良品种(蓝框)梨中CAMTA2表达水平(FPKM)的比较(*P<0.05;**P<0.01;***P<0.001;NS,不显著;双尾配对Student t检验)
图7:CAMTA2在转基因梨愈伤组织和转基因番茄植株中的作用。
- CAMTA2基因在对照和5′-氮杂胞苷(5′-Aza)处理的梨愈伤组织中的相对表达。
- CAMTA2-GFP融合蛋白定位于农业过滤的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细胞的细胞核。
- WT和CAMTA2过表达(OE)梨愈伤组织的生长。P1=继代培养后立即,P2=继代培养后14天,P3=继代培养后24天。
- d-e. 用甲苯胺蓝染色的梨愈伤组织的横截面。图像显示了过表达CAMTA2(e)的WT(d)和转基因梨愈伤组织的横截面的相同视野中的细胞数量。比例尺=100μm。
- f. T1代转基因幼苗在移植前的生长状况。比例尺=1cm。
- g. WT和T1代CAMTA2-OE幼苗根长的统计分析。
- h. WT和CAMTA2-OE转基因番茄植株的表型。比例尺=1cm。
- 野生型和转基因番茄植株株高的统计分析。
- j. WT CAMTA2-OE转基因番茄果实在盛开后43、46、49、52、55和57天(DAFB)的代表性表型。
- k.在红期收获的WT和CAMTA2-OE转基因番茄果实硬度统计分析。
研究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的整体增加。这种DNA甲基化增加与 DML1表达下调显著相关。在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分别鉴定出1242个和4349个DMR。高DMRs附近基因与植物衰老和果实成熟显著相关。研究还验证了高DMRs相关基因CAMTA2的功能,即CAMTA2过表达抑制果实成熟。简言之,本研究报告了在梨的驯化和改良过程中DNA甲基化的增加模式,并表明增加的DNA甲基化在调节梨果实成熟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