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100364

农村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格局。本文从农村电商的概念界定出发,分析了其发展现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参考。

农村电商的概念界定

农村电商是一种双向流通模式,即将农村能产出的各种资源与互联网平台进行联结,依托于互联网平台对农村资源对外输出,并直接借助电商渠道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打通农村市场,从而形成线上和线下融合,将农产品输出到城市及城镇,同时在平台上进行线上产品消费。农村电商作为数字技术渗透农村地区,对促进乡村振兴、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上具有重要意义。农民利用电子商务进行农产品销售不仅有利于拓宽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而且有利于掌握市场需求。只有全面了解消费者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产品质量,利用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出多样化的产品,并注重品牌效益,打造农产品品牌,促进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

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

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制定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等政策,在这些战略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地区的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带动电商在农村兴起,使农产品销售渠道多样、便捷,进而提升农产品销售,农村销售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的竞争和融合。近几年,各种短视频、直播营销的火爆,为农村居民打开了新视野,也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农产品,农村摆脱了贫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根据阿里研究院的数据可知,20152020年我国淘宝村交易规模在亿元以上淘宝村的分布区域主要在浙江、广东和江苏等省。其中浙江省分布有271个淘宝村,广东省分布有234个淘宝村,这些数据反映出虽然我国涉农电商的交易规模不断提高,但涉农电商各区域间的发展差异较大。表1显示的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地区20152021年淘宝村数量情况,其中,东部地区的淘宝村数量最多,占全国淘宝村总数的90%以上;中部地区淘宝村数量稳步增长,西部以及东北地区部分省份淘宝村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如图1可知,2021年淘宝村数量在各区域的情况,东部沿海地区为第一梯队,中部为第二梯队,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为第三梯队,西部地区为第四梯队,其中浙江、广东为第一梯队的龙头。从近几年涉农电商的发展情况看,淘宝村集群发展越发明显,发展规模由原来的“散点”分布逐步向“集聚”演进,反映了淘宝村的发展向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推进。

表1. 中国区域2015~2021年淘宝村数量

区域/年份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东部地区
760
1281
2040
3089
4138
5084
6538
中部地区
12
20
57
86
137
255
365
西部地区
4
4
11
14
19
71
96
东北地区
2
5
10
13
16
15
24

数据来源:阿里研究院。


图1. 2021年各区域淘宝村数量

对农民来说淘宝直播间的空间并不受限制,甚至于田间地头、物品仓库都成为了农村主播的直播间,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发展平台,实现了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电商在农村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根据阿里院数据可知,2021年9月,淘宝直播助农成绩单出炉,自2019年“村播计划”启动以来,孵化农民主播11万余人,累计助农直播超230多万场,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的2000多个县域,带动农产品销售超50亿,帮助农民实现增收,总计带动20多万人就业。

从我国农村电商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东部农村地区发展较好,但中西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发展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为滞后,受当地自然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硬件设施不完善,即当地交通设施、电商物流的发展都较缓慢,导致当地农产品的输出及生活用品、农产品所需的工业用品的输入受限,导致当地物流运输的时间较长,成本较大;第二,由于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部分劳动者对电子商务缺乏正确的认知,不能准确掌握电商的相关技能,难以熟练利用电商脱贫致富;第三,农村大部分发展都较城镇落后,而电商的运用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农村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缓慢,导致当地网络覆盖率较低,阻碍了涉农电商的发展。

综上几点,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存在很多问题和阻碍。虽然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不太理想,但也因此隐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创造财富的潜力。

电商对农村经济影响的理论分析

农村劳动模式的变化

过去,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农业,通过在田间辛苦劳作的方式来获取微薄的收入,只能满足糊口的需求,难以实现高质量的生活,于是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引发了城市化压力。但是,农村电商有别于普通电商,为农村地区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吸引大量劳动力回流和产业发展,有效缓解城市化压力。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城乡的互动融合,农民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不再仅仅局限于第一产业,开始从事二三产业,农民的劳动模式不断拓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农村发展起来,农民的劳动方式更加多元,农民收入也得到提高。

为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第一,电商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如物流业、产品包装业等,而这些行业的工作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可以吸引农民就业,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进而降低农村的失业率;第二,缩小城乡间差距,通过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极大降低了电商门槛,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积极性,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返乡创业;第三,通过电商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激发了农村各方的劳动热情,更多的劳动力回到自己的家乡,农民不用再外出寻找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就业率。

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农村地区网络以及交通的完善为农村新型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农村地区既是农产品的主要输出地,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因此中国各大电商公司都十分重视农村地区的发展潜力,通过与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农产品分销网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带来巨大便捷。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较低的人力和土地成本,可以吸引企业投资,依托电商平台,在同行中获取竞争优势。并且,由于农村电商创业门槛低,吸引大量创业者回乡创业。

农村电商的发展引起中国农民消费模式的转变,尤其是农村地区通网后,农民不再局限于线下的消费方式,开始选择线上的消费方式,随之带来物流行业的繁荣。由于中国乡镇和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快递业得到迅速发展,每个地区的发展规模各异,发展的业务模式也各不相同,其中包括已经获得营业执照的快递公司、分支机构的布局、快递公司的代收网点。在电子商务中,产品的购买需要通过快递方式来进行,而产品在运输前需要进行一定的包装再送到消费者手中,其中一些产品还需要进行特别的包装,这样可以减少包装的损坏,保证产品的安全。物流行业对产品的包装需要大量的相关材料,比如包装袋、纸箱、气泡膜、胶带、贴纸等,这些都带动着各行业的发展。

电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不健全

实现农村电子商务的长效发展,需要完善当地基础设施。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很多农村地区存在宽带网络设施不足、物流体系不健全、交通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当地发展潜力有限,难以吸引企业投资,造成生产技术及机械化程度较低,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公路、铁路等交通的不健全及网络覆盖率低会直接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因此,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首要解决的是当地的交通以及网络的畅通度,只有农村地区具备完善的交通条件,物流业才有施展的空间,快递运输才能畅通无阻快速的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也要有完善的网络设施,保证网络方面的覆盖率以及畅通度,进而保障电商的高效发展。

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电商平台线上购物和实体店线下购物存在很大差异,虽然电商平台线上购物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但是,线上购物使消费者只能凭借主播的介绍来了解商品,导致商品的质量与平台主播的实物存在差异。在电商平台上,顾客观看直播,通过主播的推介选择所需的商品,在直播链接下的店铺下单,这种购物方式易使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主播在直播间展示的样品存在较大差异,如商品的数量、颜色及面料上的差异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和处理,会影响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的购买欲,进而影响电商平台的经济效益。

农村人才缺失

电子商务近些年来发展迅速,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同比增8.9%,2020年全国农村电商市场规模为31533亿元,同比增长37.7%。这些数据从侧面反映出,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对从事电商行业的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商人才的缺口很大。由于我国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乡间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生活便利度以及就业机会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城乡间的收入水平的悬殊,导致大量农村青壮年远离家乡进城务工,农村中留下的多是老年人及妇女儿童,这部分群体大多受教育水平低,使农村电商的发展空间受限。因此,农村要依靠电商实现脱贫致富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为电商的发展前景奠定人才基础。

农业的品牌意识欠缺

农村电商的兴起以及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吸引了农村各地的关注和效仿,纷纷进行网络直播带货,但其大多只关注到成功范例所获得的巨大经济效益,却没有考虑到范例成功的真正原因。农村地区脱离自身具备的各项条件,一味地盲目效仿成功案例,导致商品的同质化现象很严重,既没有给该地经济带来提高,也浪费了当地的特色资源。通过调查了解到,很多农村地区只有盲目模仿,没有意识到农业品牌的巨大效益,平台主播对客户群体、消费者的需求、市场分布情况等也没有做深入的调查了解,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分析,导致商品的针对性和目标性较低。这种情况下,直播带货的定位与消费者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偏差,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并刺激其购买欲。

电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健全基础设施

在农村地区发展电商,基础设施的健全是必要条件。农产品的运输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只有完善的交通条件才能更好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可以让农户更倾向于通过电商来销售农产品,同时拓宽农户的销售渠道。除此之外,还要完善当地的网络设施,只有拥有较好的网络条件才能顺利开通电商的销售渠道。部分地区通过电商实现了脱贫致富,而这些地区的电商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地网络的普及以及物流基础设施的改善。

商家要重视产品质量,消费者要提高维权意识

现阶段,商品的质量问题在电商直播购物的过程中仍是绝大多数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而网络直播最可能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只能通过平台主播的推荐和介绍间接地选择所需的商品,这容易导致消费者最终到手的商品与直播间介绍的商品差距较大,而消费者购买商品,其质量和商品本身的使用效果对消费者来说很重要,因此,商家在直播中展示的商品要与消费者实际购买的商品保持一致,保证商品的质量,同时在直播过程中调动用户的参与,让其更真实的了解商品,真正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商品。因此,商家要注意自身的商品质量问题,消费者也要加强维权意识。农村居民对商品的维权意识普遍较低,购买到质量问题的商品时,难以运用电商平台的正规渠道合理维护自身的权益,由于农村居民在电商平台上的购物体验较差,就会选择其他的购物渠道,而非电商平台上购物,因此,要积极宣传线上维权渠道,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

要引进人才回流农村

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迅速发展,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更多外出务工的农民看到了新的就业机会,吸引这许多青壮年返乡创业,而随着大量的“草根”网红的诞生,吸引着许多外来企业在农村进行投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虽然近几年大批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但是农村想利用电商脱贫致富仍需要大量的人才,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来吸引外来人才,同时农村电商企业可以与高校电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进行专场线下或网络招聘。为了更加快捷地培育涉农电商人才队伍,可以加大对本地农村居民有关电商的就业培训,实现本地居民本土化就业,同时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使当地农村居民可以通过劳动实现自身脱贫致富,更好促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助力涉农电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

农村居民利用电商平台所销售的自产的农产品主要是以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为主,在直播过程中,主播可以与消费者直接进行交流,为消费者解疑答惑,带动购买过的消费者也加入到评论区,分享自己的购物体验,加大直播间的热度,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后,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进而带动农产品的销售。在网络较为发达的时代,直播电商带货的形式可以更广泛地对农产品进行推广,直播通过在平台上对农产品进行宣传、销售的过程中,不断推广特色农产品,使更多网民了解到当地特色的农产品,有助于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建设。在人们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当下,消费者越发重视所购商品的质量和品牌,在人们潜意识里总认为品牌产品是值得信赖的,也更会刺激消费,因此,农产品在推广过程中,尤其是特色农产品,一定要注重品牌的建设。例如,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宣传中较为成功的区域重庆市,其已经培养出“天生云阳”“山韵黔江”等区域公共品牌。

结论

对于涉农电商能否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实现农民脱贫致富,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国家也在大力扶持涉农电商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单一性,农民由于信息限制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导致其议价的能力有限,导致大部分的产品效益没有流入农民的口袋,转而流向他处,农民最终成为最低受益人甚至是非受益人,这也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随着电商在农村的兴起,农民可以网络直播的模式来直接销售农产品,没有中间商,农产品的大部分收益都可以流入农民的口袋,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带动着当地电商经济的发展。电商虽然可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但也要了解当地的基础条件是否可以大力发展电商,不能盲目跟随其他地区发展电商。发展电商的基本条件是交通条件以及网络和物流条件,政府要给予发展电商的区域一定的支持,促进当地居民实现本土化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更好促进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