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的痛苦根源,是否来自于他的认知?3大心法让你戒断思维反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的痛苦根源,是否来自于他的认知?3大心法让你戒断思维反刍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341NBM205565ZW2.html

思维反刍是人类痛苦的主要来源。当我们不断在脑海中重复、放大过去的负面经历时,痛苦就会被无限放大。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呢?本文将从认知的角度,探讨思维反刍的本质,并提供三个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戒断思维反刍,重获内心的平静。

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当下的力量》一书中说,情绪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

其中痛苦是情绪,思维是认知。

由此可见,人痛苦的根源是身体对认知的反应。

结论很明显,也就是说,你对人事物有消极的认知,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你对人事物有积极的认知,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所谓消极的情绪,不管是忧愁、烦闷、悲伤、愤怒,还是紧张、焦虑、恐惧、憎恨,说穿了,本质上都是痛苦。

但人的痛苦,说到底,充其量是有限的。因为事情发生了,哪怕再痛苦,它事实上也已经过去了。

但很多人为什么即便知道: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还是感觉到非常痛苦呢?

因为思维反刍。

人最大的痛苦在于思维反刍。

即便事情已经过去,但我们人总喜欢在脑子里不断地回放、脑补、加戏,这其实就是思维反刍,实际上,你每多反刍一次,你的痛苦就每加深一次。

释星云有句话很有意思,他讲的其实也是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骂了你一句,你记住一天,他就骂了你一天,你记住一年,他就骂了你一年,你记住一辈子,他就骂了你一辈子。

所以戒断思维反刍,当忘则忘,从客观角度来讲,发生的事实远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痛苦,所谓的痛苦都是你通过思维反刍不断放大的结果。

这才是人真正痛苦的根源。

那究竟应该如何戒断思维反刍呢?

1、转念控念

没必要让自己的念头,一直陷在对过去别人错误的不宽恕里,这与其说是对别人的不宽恕,不如说是对自己的不宽恕。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当你一直陷在这种对别人错误不宽恕的情绪里时,越想要解决这个情绪,你就越会加强这个情绪,跟这个情绪建立增强回路,并给它提供营养和能量。

就会越忍不住想,结果就是越想越气,越想越痛苦,进入到一个恶性循环

但实际上,当你转念控念,去做别的事,也就是说,当你收回对情绪、思维的能量之后,情绪和思维就是无根之萍、无源之水,很快就会消解掉。

建议日常中多一点觉察,一旦意识到自己有内耗的倾向时,立马转念控念,做到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2、降低思维运转的速度

人们80%-90%的思维不仅是重复的,而且是无用的,甚至由于思维的运作障碍和消极的本质,大部分思维都是有害的。

这是内耗的本质,也就是说,胡思乱想是对生命能量最大的内耗,也是最大痛苦的根源。

所以降低思维运转的速度是关键。

说一个公式:想>看>听=说>写

“想”是大脑正常运转的速度,也就是说当大脑空转时,内耗最大。当你“看书、看剧”给大脑加载,大脑的速度就会从“想”降到“看”;当你“听书、听歌”,大脑的速度会进一步降到“听”;当你“写字、临帖”,大脑的速度会降到最低。

你会发现,随着大脑运转速度的下降,你的内耗也会随之下降,运转速度越低,内耗也越少。

“想>看>听=说>写”不仅是给大脑降速的公式,其实也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减少内耗的方法。

3、活在当下

人生所有的痛苦和烦恼皆来源于思维,而思维不是投射在过去,就是投射在未来。

也就是说,人总是在为过去反思过度,或为未来焦虑过度,当你的注意力过多地关注过去或未来,而不是当下,你就是在内耗。

要知道,过去的早已经过去,未来的尚未到来,它们本质上都不存在,都是思维粉饰、包装、虚构出来的假象。

唯有当下是真实的。

所以活在当下,很重要。活在当下,不会让自己的思维,一直陷在对过去错误的不宽恕里和对未来过度恐惧的焦虑里。

内心才会有平静的力量,不纠结、不内耗。

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幸福所在。此时,痛苦不是说没有,它还是会时不时来光顾我们,但已经无法影响我们幸福的根本了。

以上,供参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