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招一式揭秘杨家枪:名震天下的精妙枪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招一式揭秘杨家枪:名震天下的精妙枪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5/18/45480177_1117289359.shtml

杨家枪,又称梨花枪,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盛名的枪法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残唐五代时期,由火山王杨衮所创。历经千年传承,杨家枪不仅是一种武术技艺,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杨家枪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以及具体的枪法招式。

历史渊源与传承

杨家枪,又称梨花枪,是历史上真实存在且极具盛名的枪法。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残唐五代时期,由火山王杨衮所创。杨衮出身于名门,他的父亲是残唐六友之一的杨师厚,擅长使用九耳八环金背大刀,但杨衮更喜欢灵动的枪法,因此跟随花枪手夏书湮学习了夏家的北霸六合枪。在后来的演变中,杨衮结合各家之长,创出了名震天下的杨家枪法。

关于杨家枪的传承,历史上存在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杨衮的儿子杨继业(即金刀杨老令公)在父亲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杨家枪法,并将其传授给后世。但另一种说法则认为,杨继业并未使用杨家枪法,而是改用了刀法,这可能与后汉时期刘家赠送的“罗家枪法”有关。在这种说法中,杨继业的父亲杨衮因为学习了刘家枪法,为了避免与刘家为敌,所以让杨继业改学刀法。

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杨家枪法并非源自杨继业一脉,而是来自杨妙真这一支。杨妙真是金末武林高手,被誉为“梨花枪天下无敌手”,她的枪法变化多端、鬼神莫测,是集大成的枪法。在明代,杨家枪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良,有人在枪头添加了火药,使之成为远近皆可的战场利器。

据传,杨家枪法起初仅有三十六式,其中不乏许多相似的招式。但若仔细分辨,其核心招式实际上只有二十种,其余均为这些招式的变化与应用。但是,这并未成为杨家枪的短板,相反,每一枪都有其独特之处,每一枪都有其克敌制胜的妙用。其枪法之精妙、变化之无穷,远非后世所创的许多以多变和数量取胜的枪法所能比拟。

在历史的长河中,杨家枪法虽经多人传承,难免会有所增减。有些人为了学习的便利,将其化简;有些人则为了炫耀技巧,将其复杂化。但无论如何变化,真正的杨家枪法,其精髓和内涵始终如一。

杨家枪法精要

现在,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杨家枪法中的精妙枪法招式:

  1. 直刺法:这是最直接、最简单的攻击方式,分为前直刺和侧直刺两种。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求枪手步伐稳健,一枪刺出,如疾风骤雨,直取敌人要害。

  2. 撇枪法:在攻击之后,为了应对敌人的反击,枪手需要迅速收回枪,转身向相反方向迈出弓步,此时枪尖与头部平齐,然后用力向左右斜下方撇去,以化解敌人的攻势。

  3. 点枪法:这是一种虚招,主要用于迷惑敌人。枪手将枪尖舞动成花,然后突然向前或左旁猛力一点,紧接着迅速收回。这一招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4. 拖枪法:这是一种诱敌深入的战术。在攻击之后,枪手收回枪,同时调整步伐,使身体保持平衡。然后,用绞花步或箭步向右退却,引诱敌人前来攻击。一旦敌人上钩,枪手便可迅速反击,制敌于不败之地。

  5. 拦枪法:这是一种先虚后实的招式。枪手先向敌人左右晃动枪尖,制造假象,然后突然猛力一抽,直刺敌人中心。这一招使得敌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

  6. 提枪法:在拨过敌人的武器之后,枪手需要迅速收回枪。由于此时枪已经处于极低斜的位置,因此需要用力向右斜上方提取,以恢复到有利的攻击姿态。

  7. 扫枪法:这是攻击敌人下盘的招式。枪手先将枪从头上盘过,然后自左而右横扫敌人。同时,身体蹲下作殿步,以增加扫枪的力度和稳定性。这一招若运用得当,足以使敌人失去平衡。

  8. 挑枪法:挑枪是一种在枪尖已经触及物体后使用的招式。使用时,枪手需要先进一步,然后屈臂将枪杆上抬,使枪尖能够顺势挑起敌人。需要注意的是,挑枪时力量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自己失去平衡。

  9. 枭枪法:枭枪与挑枪在姿势上有些相似,但用法却大相径庭。挑枪主要用于攻击敌人,而枭枪则是一种防御性的招式。当敌人攻来时,枪手先在下方布花以抵挡敌人的武器,然后迅速将枪平置与头等高位置进行防御。若敌人继续下压武器,枪手可顺势稍微挫下枪杆,然后再运用挑枪的技巧将敌人的武器挑开。

  10. 压枪法:此法特别适用于对抗使用重型武器的敌人。考虑到木质枪杆无法承受过重的压力,若敌人使用沉重的武器,直接硬碰会导致枪杆立刻折断;但避开又显得示弱。此时,压枪法最为适宜。具体操作为:待敌人武器接近时,先行避开其锋芒,然后迅速将枪尖猛力下压。此动作需迅捷至极,使敌人难以反应,往往因此失去平衡。这正是所谓的“四两拨千斤”。

  11. 拨枪法:这是一种先实后虚的枪法。先舞动枪花,将枪往前一探,然后向左右两侧撩拨。每进一步,便再探再拨,通常进行三步为止。此法专门攻击敌人的下盘,类似于拳脚中的撩进腿。若三次拨击仍未能制服敌人,则此法已无效,需立即收回并改用其他枪法。

  12. 逼枪法:此法与压枪法相似,但有所不同。压枪法是一压即收,无论敌人是否失去平衡;而逼枪法则在压住敌人武器后,继续用力相逼,使敌人无法收回武器。然后乘其不备,用其他枪法刺击,或逼住其武器进行讯问。此时,枪手应完全处于敌人的右侧或左侧。

  13. 格枪法:当敌人趁我转身之际,从背后偷袭时,若来不及使用其他枪法抵御,可采用此法。具体操作为:左脚急进一步,左手放开枪杆,右手紧握枪钻,使枪尖着地,枪杆在背后形成一支柱形状,从而保护全身不被敌人攻击。同时,可借此机会转变为点枪或扫枪以制敌。

  14. 勾枪法:此处的“勾”应理解为“引”。此枪法旨在引诱敌人并制敌。操作时,先单手提枪向前虚晃一枪,然后掀起枪杆,以左手承接,同时将弓步收回为正马步。双手持枪高与肩平,枪尖略作小花以迷惑敌人。待敌人进入攻击范围时,便可趁机取之。这是以虚引实、以实待虚的枪法。

  15. 回马枪法:拖枪是虚招,旨在诱敌深入而后退,暗含偷袭之意。连续后退数步是为了让敌人产生麻痹大意的心理。在拖枪之后紧接着使用回马枪法往往能够取得胜利。具体操作为:在右足后退一步的同时蓄势待发形成右侧弓步;然后迅速将枪尖从下泛起直刺敌人心脏部位敏捷异常;若非有所准备则很难躲避;这确实是枪法中的精妙之招。

  16. 挑点枪法:此法讲究挑而不实、点而不花,并配以躺步上前三步进行三挑三点的攻击然后收回。操作时两手紧握枪钻前用力下压使枪头上挑;待枪尖与头部平齐时迅速将左脚跟进一步同时将枪前刺;然后略收回再挑;右脚跟进一步再点;如此反复三次。此法中挑是虚招、点是实招;不挑则点的力量不足;不点则挑易躲避;因此必须互相配合使用。这也被乡间俗称为“凤凰三点头”,但其技巧并不容易掌握。

  17. 拿卷枪法:所谓“拿”就是攻击并制服敌人;所谓“卷”就是清除一切对自己不利的障碍。此法为先拿后卷的组合技巧,旨在先制服主要敌人,然后肃清残余敌人。操作时,先向敌人的主力部位用四平枪法刺击;然后转手将枪迎面作旋转夹花动作;最后右手猛力拨枪柄,向后左手屈肘托枪与肩平,蓄势待发呈前刺状;此时,头部转向左方,足部形成左弓步,右臂挺直,紧靠枪杆,以保持平衡和稳定。

  18. 悬脚枪法:无论使用何种刺扫枪法,都可以采用悬脚的方式行进;因为悬脚可以预先积蓄前进的势头。在门外观看的人,可能会认为一足着地势孤易摧;但实际上,此法具有可进可退之妙用;进攻时,可以攻击敌人,防守时也可以自保;万一遇到强敌,难以抵挡,还可以采用箭步迅速远离战场;这也比普通的行进方式更加灵活多变;因此,悬脚枪法被视为一种神妙的枪法技巧。

  19. 钻刺击法:钻是枪杆的末端部分,通常由金属制成,虽然没有枪尖那么锋利,但其攻击效果并不亚于枪尖;当枪尖在前面对敌人时,可能会有顽固的敌人从背后偷袭,此时转手使用钻进行防御,会更加迅速有效;而且钻不仅可以用来防御敌人,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如果将小臂横放在枪杆的后段,屈肘击人则力猛而灵疾;枪之所以能够对抗多人而不惧怕的原因之一,就是钻的使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0. 杀手枪法:杀手枪法即使用钻进行致命一击的枪法技巧;然而,使用此法非常危险,非到万不得已时,不肯轻易使用;因为在使用此法之前,必须故意将枪法打乱,使敌人进入自己的攻击范围内;然后假装横枪格挡敌人的武器,进而将小臂伏在枪杆上,迫近至与敌人相距一步之遥时,迅速屈肘横击其脑部;如果未能击中,则应略微转身,向右斜下方猛点其致命部位;若再不中,则需立即使用挑枪法,将敌人挑开;这是杨家枪法中最著名的枪法之一,非到危急时刻,不能轻易使用;而杨家枪法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杀手锏的存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