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滑雪如何处理及避免运动损伤?
冬季滑雪如何处理及避免运动损伤?
随着冬季的到来,滑雪作为一项兼具时尚性和挑战性的活动,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在享受滑雪乐趣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滑雪常见损伤的应对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滑雪常见损伤的处理方法
皮肤擦伤、挫伤
尽快用清水清洗伤口,保持干燥清洁。局部不必覆盖纱布或敷料,让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尽快结痂。
韧带损伤
膝踝韧带损伤是非常常见的雪场损伤,比如交叉韧带损伤、距腓韧带损伤等。在关节扭伤后如果出现关节疼痛,快速肿胀,尤其是在受伤时如果听到“啪”的一声,千万不要掉以轻心,继续运动。记住RICE原则,即刻休息(Rest),局部冰敷(Ice),快速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肢体骨折
如果摔倒、碰撞后出现肢体肿痛,甚至畸形,怀疑骨骼损伤时,先找到身边可及的木棍、塑料板等硬长形材料,跨关节固定受伤肢体,减少肢体的异常活动,避免骨折移位加重甚至伤及周围重要的血管神经。然后尽快就医检查,明确病情。
受伤后的处理误区
受伤后热敷还是冷敷?
受伤以后出现肢体肿胀,72小时内应选择冷敷。热敷会导致破裂的血管扩张,加重体内出血和肿胀。冷敷材料如为冰块,注意要在冰块外包一层薄布再接触皮肤,避免冻伤。
受伤后是否需要多动?
遇见急性受伤,情况未明之前,局部制动比盲目活动更安全。建议先及时就医,完善检查,明确伤情后遵医嘱决定何时开始肢体活动。
滑雪损伤的预防
现在练身体还来得及吗?
临时抱佛脚有时也会有奇效。虽然现在滑雪季已经来临,短期内练强肌肉不太现实,但是日常多做肢体的拉伸训练,可以快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是对于日常缺乏体育健身的雪友们而言,在上雪场的前两三个星期突击一下,可以激活早已慵懒的运动系统,起到唤醒作用,避免我们的身体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踏上雪道后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可以大大降低肌肉拉伤以及劳损性疼痛的发生概率。
雪场装备是否足够?
雪场一般只提供基础性装备。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还是建议自备并佩戴膝、踝、肘、腕等滑雪损伤风险较高的关节护具。尤其是那些已经存在膝踝关节陈旧伤的雪友们,千万不要逞强,更应该配备合适尺寸的护具,这样才能更放心大胆地在雪道上自由驰骋,享受快乐时光。顺便说一句和骨科无关的题外话,除了运动损伤,“雪盲症”也是非常常见滑雪损伤,护目镜记得戴一副哦。
滑雪前如何热身?
滑雪场气温低,所以出现运动损伤的几率也会增加。因而需要通过热身调整运动状态。腰背仰伸、转体运动、原地开合跳、高抬腿、上臂绕肩旋转都是简便易行的热身动作。
雪道上如何预防跌倒损伤?
高手不仅滑的漂亮,倒也倒的专业。摔倒时不要习惯性用手去支撑身体,快速滑动中用手撑地及易导致骨折和关节脱位。尽量降低重心向左后方或右后方坐下,用肌肉软组织较厚的臀部着地后,雪板的钢边会刮到雪地造成阻力,阻止雪板滑动。记住,摔倒时不可以向正后方坐,因为这个角度臀部往往无法坐到地面。与此同时,举起双手、屈身,顺其自然向下滑动,注意避免头部朝下,更要避免翻滚。
本文由百汇医疗骨科王安硈医师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