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人有多爱吃馄饨?
无锡人有多爱吃馄饨?
夏至时节,我们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此时,白昼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北半球一年中的极限,整个夏天的生机和美好在此刻尽情释放。
夏至三候,阳气到达极致,阴气开始产生。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这些自然现象都在诉说着夏至的独特韵味。
在中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传统,而在无锡,夏至却有着独特的饮食习俗——吃馄饨。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独特性,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馄饨的历史渊源
关于馄饨的起源,流传着一个与西施相关的故事。相传吴王夫差因国事繁忙而食欲不振,西施便自制了一道美食——用面皮包裹肉馅,加入骨头清汤,吴王品尝后赞不绝口,这道美食也因此流传至今。
另一个有趣的传说则与无锡的夏至习俗有关。据说,无锡人在夏至这天早晨会食用麦粥,中午则吃馄饨,寓意混沌和合。而“馄饨”与“浑沌”谐音,象征着打破混沌,开辟天地。无锡人常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这句俗语生动地展现了馄饨在无锡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馄饨的多样风味
在无锡,馄饨的烹饪方式和口味种类繁多,从煮到煎,从拌到砂锅,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无论是传统的猪肉、榨菜、河虾馅,还是创新的青鱼、辣椒、芦笋虾仁等馅料,都能满足不同口味的需求。
其中,红汤辣馄饨是无锡特有的口味。虽然名为“辣”,但这种馄饨的辣度适中,更注重鲜香的口感。一碗热腾腾的红汤辣馄饨,配上足量的干丝和碧绿的葱花,令人垂涎欲滴。
拌馄饨则是另一道特色美食,必须是甜的,还要配以一勺猪油和一把大蒜叶,香气四溢。开吃前先将馄饨与酱汁拌匀,看着白净的小馄饨染上诱人的赤色酱汁,无疑是一种极大的享受。
对于无锡人来说,早晨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不仅能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更是对传统习俗的传承。无论是碰肉馄饨、泡泡馄饨,还是宜兴的小馄饨,都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味道记忆。
夏天时,家里的馄饨如果吃不完,还可以冷馄饨用油煎。焦香的油煎馄饨,边吃边蘸点酸醋,滋味独特。
创新与传承
在无锡,除了传统的猪肉馄饨,还有许多创新的口味。例如,青鱼馄饨将青鱼肉和猪肉按照特定比例混合,通过多次调整找到最佳搭配;辣椒馄饨则巧妙地将多种青红椒融合,达到无锡人能接受的微微辣度;咸蛋黄馄饨则以其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香味吸引着食客。
夏至已至,你最喜欢哪种馄饨呢?不妨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答案。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