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文化百强县,雷州何以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文化百强县,雷州何以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60442893_161794

近日,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在北京大学成功发布,雷州作为粤西地区唯一入选的县市,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地方特色备受瞩目。


雷州西湖中的苏东坡雕像。陈文 摄

雷州,位于雷州半岛中腹,东临南海,西濒北部湾,扼琼州海峡之咽喉,乃古代“海上丝路”之要津,素有“岭南名郡”“天南重地”之称。雷州文化是岭南地区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与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合称广东四大文化。

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雷州半岛上就已经有人类活动了。在新石器时代,雷州先民创造雷州原始文化,英良、英楼出土的石斧石凿,象征青铜时期雷州古文化。春秋战国,楚子熊挥筑石城,建楚阔楼,奠定了雷城为古代雷州半岛甚至岭南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百越五大铜鼓,中国四绝之首“雷州换鼓”,印证了雷州南越文化的辉煌。秦朝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从雷州开始了中外文化交流的先河。唐宗宋祖时,大量汉人南迁,商贾骚人的涌进,中原文化在这片红土地中扎根结果,使雷州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独放异彩。

正是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清代进士陈瑸曾为雷阳八景赋词八首《忆江南·雷阳八景》,还有寇准、李纲、苏轼、苏辙等名臣贤相和文豪等历代文人墨客到雷州“打卡”,他们抒写了雷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同时,也留下了灿若繁星的珍贵文化资源。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民族的融合,以及以雷州十贤为首的历代名臣良将,先后被贬或途经雷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从而使南越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得以在雷州半岛碰撞、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雷州文化。

雷剧,则是雷州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在2011年便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雷剧起源于雷州歌,经过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雷剧四个发展阶段,到剧种形成历时300多年。由于它语言通俗易懂,并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越来越为雷州人民所喜爱。近年来,雷剧经过不断改革,好戏相继问世,从乡村戏台到登上国际舞台,从雷州半岛到走出国门,在纽约国际电影节上获提名、意大利罗马电影节获“亚洲最佳戏剧奖”。

与雷剧一样璀璨的雷州文化还有雷州石狗、雷州换鼓、雷州傩舞……人文荟萃,薪火相传。这些非遗如繁星点点,照亮了岁月的脉络,讲述着过去与现在的动人故事。据统计,雷州现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85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9项、湛江市级15项、雷州市级158项。

雷州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粤西地区唯一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文物古迹众多,雷阳八景闻名遐迩。如纪念汉代伏波将军的伏波祠,兴建于唐代的雷祖祠,被誉为“万山第一”的岭南名刹天宁禅寺,宋代“十贤”留下芳踪胜迹的雷州西湖,明代“南天一柱”三元启秀塔,古色古香的邦塘古民居……这些“雷”的印记,凸显了雷州的古城风采。

雷祖祠是粤西唯一一座唐代建筑祠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的雷祖祠,是岭南名祠,也是雷阳八景之一,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称“雷岗耸异”。祠内有东坡赋、李纲碑,有乾隆御书匾额、千年石人、历朝碑刻,还有历代游客的名诗等。古代闻名于世的“天下四绝”中的“雷州换鼓”,就是发生在雷祖祠的民俗。

雷州西湖,曾让苏轼流连忘返、恋不思归。《琼台纪实史》记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六十二岁的苏轼从惠州贬移海南,千里跋涉途经雷州,与其被贬到雷州的胞弟苏辙相遇,于是他们泛舟游雷州西湖,因为被秀丽的风光吸引,恋不思归,《同子瞻次过远重字韵》便是兄弟俩在西湖形影相随中,由其弟弟苏辙感怀创作。

三元塔作为雷州半岛现存最古老的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塔高57米,初名“启秀”,寓肇启文风,孕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得蛇蛋三枚,时人认为是“三元及第”之兆,遂改名为“三元塔”,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历经400多年风雨,三元塔色艳如新,“金”身不老,故有“只新不旧”之美誉,是中国四大奇塔之一。

据统计,雷州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9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210处,省级历史文化街区3条,省级历史名村2条,传统村落13条,历史建筑64处,古树名木886株。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