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观察丨马拉松,何以成为运动中“顶流”?
财经观察丨马拉松,何以成为运动中“顶流”?
马拉松有多火?明天(10月27日)开跑的2024年成都马拉松,全马综合中签率约22%,半马综合中签率约为7%。运动项目那么多,为何马拉松能成为运动中的“顶流”?
从经济学上来讲不得不提的就是“马拉松周期”。根据全球数据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后,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赛事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美国1970年人均GDP达到5264美元,加拿大1972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此后均迎来了以马拉松为代表的路跑赛事的普及和流行。中国达到人均GDP5000美元的“黄金分割线”是在2011年。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的马拉松赛事进入快车道,逐渐从专业运动员比赛发展为“全民运动”。
下图:2011年-2019年中国马拉松场次
备注:2020-2022年疫情影响导致举办场次数量锐减
如果说马拉松热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那么赛事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这项运动能够持续发展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中小马拉松赛事的成本通常在500万-1000万元之间。大型赛事则在千万元以上。投入不小,但赛事却越来越多的背后是整个赛事运营已经相对标准化。收入来源包括:政府补贴、赞助收入、报名费等。其中赞助费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然,以上都仅限于马拉松本身产生的经济效益,但实际产生效益远不止这些。一场动辄上万人的马拉松赛事,可以说是一场颇具规模的城市营销活动。大量的参赛选手直接带动举办城市的餐饮、住宿、景区等消费。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9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显示,体育、娱乐用品类同比增长达9.7%,远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的增速。体育已经逐渐成为消费市场的新生力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主办方、举办城市、参赛者都能从赛事中找到自己的需求,这也是这些年马拉松赛事愈发密集的重要原因。
国际田联路跑事务部官员肖恩·琼斯说,要想认识一座城市,跑步是最好的方式。我们期待2024年成都马拉松让更多的跑者认识成都、了解成都、爱上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