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SQL注入是什么,如何避免SQL注入?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SQL注入是什么,如何避免SQL注入?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3362578/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中SQL注入攻击已成为一种严重的安全威胁。本文将详细介绍SQL注入的定义、原理、危害以及防范措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常见的安全漏洞,并掌握有效的防护方法。

SQL注入是什么?

SQL注入(SQL Injection)是Web应用程序中一种常见的安全漏洞,主要出现在数据库层。这种漏洞的存在主要是因为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数据的合法性进行充分验证和处理。结果,攻击者有机会在事先定义好的SQL语句中注入额外的SQL语句,从而在管理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实施非法操作。他们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欺骗数据库服务器执行未经授权的查询,进一步获取敏感数据信息。

简言之,SQL注入是在用户输入的字符串中嵌入SQL语句。如果应用程序的设计存在缺陷,并且未对用户输入进行适当检查,这些注入的SQL语句可能会被数据库服务器错误地认为是合法的SQL语句并执行。因此,攻击者能够执行计划外的指令或访问未经授权的数据。

当前SQL注入已成为Web应用程序在互联网世界中的最大风险之一,须在项目开发、测试、上线等各个环节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减少SQL注入攻击的风险。

SQL注入的核心原理

SQL注入是一种针对数据库驱动的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攻击技术。其核心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 恶意拼接查询
    在数据库查询中,SQL语句用于查询、插入、更新和删除数据,不同的命令通过分号进行分隔。SQL注入攻击利用这一点,恶意地在原始SQL语句中拼接额外的SQL片段,以达到非法访问、篡改或删除数据的目的。

  2. 利用注释执行非法命令
    SQL语句支持插入注释,这通常用于添加说明或临时禁用某些代码。然而,攻击者可以在注释中嵌入恶意指令,如修改、删除数据的命令。由于注释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执行,但如果应用程序不正确地处理这些注释,攻击者就能成功执行非法命令。

  3. 传入非法参数
    在SQL语句中,字符串参数通常通过单引号进行标识。然而,如果传入的字符串本身包含单引号,并且没有得到正确处理,那么它可能会中断原始SQL语句的结构,导致语句的作用被篡改。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精心构造的字符串参数来“逃逸”出原本的预期行为,从而执行自己的恶意SQL代码。

  4. 添加额外条件
    攻击者还可以在SQL语句中注入额外的条件,以改变语句的执行行为。这些条件通常是真值表达式,用于操纵查询的结果或命令的执行流程。例如,攻击者可能会注入一个始终为真的条件,使得某个原本的受限查询变为不受限,从而获取更多的数据。

为了避免SQL注入攻击,开发者需要对用户输入进行适当的检查和过滤,确保其不会被错误地解释为SQL代码。同时,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也能有效地防止SQL注入。这些方法能够确保用户输入被视为数据而非代码,从而避免上述的注入风险。

SQL注入的危害

SQL注入攻击一旦成功,将给企业和用户带来严重的损失。以下是SQL注入可能带来的一些危害:

  1. 泄露敏感信息:攻击者可以利用SQL注入漏洞,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用户隐私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账号密码、信用卡信息等敏感数据,进而进行进一步的攻击或滥用。

  2. 破坏数据库:攻击者可以对目标数据库进行“增删改查”操作,一旦攻击者删库,企业整个业务将陷于瘫痪,极难恢复。此外,他们还可以修改数据库中的字段值,嵌入恶意链接或代码,进一步实施挂马攻击或进行其他恶意操作。

  3. 篡改网页内容:攻击者通过SQL注入,可以操作数据库对特定网页进行篡改,发布一些违法犯罪信息或进行恶意宣传,或是对网站商品价格、产品信息进行篡改,对网站造成不利的影响。

  4. 系统安全:数据库服务器可能被恶意操作,系统管理员账户可能被窜改,数据库服务器提供的操作系统支持也可能被黑客利用,以修改或控制操作系统;在严重的情况下,SQL注入攻击甚至可能导致硬盘数据被破坏,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从而对整个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防范SQL注入的措施

SQL注入是一种严重的安全威胁,但可以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保护。建议可以考虑以下几点方法:

  1. 参数化查询: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这样可以确保用户输入不会被解释为SQL代码,而是作为数据来处理。大多数现代数据库和脚本语言都支持这种功能。

  2. 过滤和校验:在数据提交到数据库之前,过滤用户输入中的非法字符,确保其中不包含可能破坏SQL语句的字符或语句。这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提供的处理函数或自定义的处理函数来实现,同时也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安全的字符串。

  3. 最小权限原则:为数据库用户分配刚好足够的权限。例如,如果脚本只需要读取数据,那么不要给它写入或删除数据的权限。

  4. 输入验证:在将数据发送到数据库之前,验证用户输入的正确性和预期格式。

  5. 更新和打补丁:时刻保持脚本语言、数据库和所有相关组件更新到最新版本,以确保安全漏洞得到修复。

  6. 记录和监控:记录所有数据库查询和错误,以便在发生问题时能够迅速发现并响应。

  7. 测试和审计:确保代码安全不仅需要开发规范,还需要适当的工具来辅助。在开发过程中,应对代码进行审查;在测试环节,应使用工具进行扫描;上线后,应定期扫描安全漏洞。通过这一系列的检查,可以有效地避免SQL注入的风险。

  8. 不拼接SQL:避免直接将用户输入拼接到SQL语句中。这是一个常见的导致SQL注入的原因。此外,对于具有特定类型或格式的值,应在拼接SQL语句之前验证其有效性。例如,如果确定某个传入的值应为整数,则应在浏览器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进行验证,确保其为整数。

开发过程中的其他防范措施

  • 避免使用动态SQL:尽量避免将用户输入直接放入SQL语句中。使用预定义的语句和参数化查询更为安全。

  • 不将敏感数据保存在纯文本中:对数据库中的私有/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为敏感数据提供额外的保护层,以防数据泄露。

  • 限制数据库权限和特权:根据最低要求设置数据库用户的功能,减少攻击者在获得访问权限后可以执行的操作。

  • 避免直接向用户显示数据库错误:攻击者可能会利用这些错误消息获取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通过上述的这些措施,在日常中可以降低SQL注入的风险,提高程序的安全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不断发展,新的攻击手段会不停涌现,建议我们还需始终保持对安全性的关注,不断更新和增强安全策略。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