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戴了14年的紧箍圈,孙悟空成佛后,才知道原来箍住自己的并不是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戴了14年的紧箍圈,孙悟空成佛后,才知道原来箍住自己的并不是它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2/11/259476_1132938252.shtml

在《西游记》这部经典名著中,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象征。它不仅是孙悟空的标志性特征,更是他性格转变和最终成佛的关键。本文将深入探讨紧箍咒对孙悟空的影响,以及它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在大唐帝国,高僧唐三藏领受佛祖旨意,踏上西行之路去求取真经,一路上遭遇重重艰难险阻,最后总算把真经给取到了。

这一行总共四个人,唐三藏是金蝉子转世,那是特别有慧根。野猴子孙悟空,天生聪明,还能千变万化。猪八戒这怪家伙,性子贪又懒,不过心地倒是挺好。沙僧悟净,虽说曾经犯过错,但是内心很纯净。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那九九八十一难都被逐一克服掉了。要是这四人不齐心合力,怎么可能顺利把佛经给取回来。

在回去的路上,有八大金刚一路护送,历经了十四年之久,最终回到了东土。这下,取经这件大事,算是圆满完成啦。

如来举办了犒赏大会,对他们的功劳进行表彰。唐三藏被封作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被封成斗战胜佛,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僧变成了金身罗汉。白龙马也是有功劳的,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大家都在听佛音、念佛经,那场面特别热闹。会上有六十三个人参加,原本是妖怪、公子哥之类的,听了佛法大道,就皈依佛门,靠修行去极乐世界啦。

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孔子也曾言:“柴也愚,参也鲁,师也僻,由也喭。”其实每个人都能修养心性、一心向善,成为像佛和圣人那样的人。

取经这一路,吃尽了苦头,最后总算圆满。这充分表明了修心养性特别重要。《西游记》告诉大家,在追求自由的人生道路上,只有走正道,才能获得解脱。

孙悟空这个经典形象,他刚出山那会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正好能被归结为“性本恶”的说法。

悟空打小就天赋过人,力气特别大,这给日后他干大事铺了路。不过呢,他还有动物的那种性子,野蛮得很,根本不把规矩礼法当回事,就想着满足自己的念头。他到处张狂撒野,动不动就靠暴力威胁来得到自己想要的。为了学会长生的本事,他居然在阴曹地府大闹,硬要拿走生死簿。因为想吃东西,他还偷着吃了蟠桃和仙丹。到最后,他对天庭的管束很不满,还想把玉帝推翻,自己坐那个位子。

这般肆意妄为,毫无规矩,正好印证了荀子“性恶”的人性观点。荀子讲,人刚生下来的时候,本性偏向恶,要是任由其随意发展,肯定会出现混乱的情况。人得接受外在的管束,经过教育培养,才能够防止变坏,去做善事、树立德行。

对于悟空而言,这场具有教化作用的约束和启蒙,正是源自取经的历程。在师父观音的引导下,他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走上了回归本真的修行之道。尽管这个过程特别艰难,可最终悟空还是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界,修成了菩萨。

在这一转变进程里,紧箍咒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过了五百年,释迦牟尼佛在灵山把孙悟空叫过去,想要让这个大闹天宫的猴王归顺佛门。孙悟空本就是从天上下来的神仙,还曾经改了生死簿、偷吃了蟠桃,早就不受三界的限制了。一开始他对佛的好意没啥兴趣,不过也清楚自己得赎罪修行,所以暂且接受了佛的好意,进了取经的队伍。

唐僧领了取经的活儿,压根不知道孙悟空比自己厉害得多。观音瞧出来唐僧管不住悟空,偷偷想招儿,跟唐僧一块儿挖了个坑,把紧箍圈套在了悟空脑袋上。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悟空就得遭大罪。

孙悟空就算不戴那紧箍咒的帽子,如来佛给他套上的紧箍圈也不会受影响。

紧箍圈总共有三个,每一个的咒语和用途都不一样。如来佛给观音三个紧箍圈,其实是在示意观音得去找三个妖怪徒弟来帮唐僧去取经。这三个妖怪得特别厉害,这样才能扛得住紧箍圈带来的折磨。

那孙悟空咋就戴上那顶帽子了呢?这帽子上的咒能让孙悟空脑门裂开,疼得不行。原来是观音利用孙悟空爱虚荣这点,引他把帽子戴上。只要孙悟空一戴帽子,观音就能趁机给他套上紧箍圈啦。

可以看出,不管孙悟空是自己愿意戴上那帽子,还是不情愿,紧箍圈的作用都不会改变。这紧箍圈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找厉害的妖怪协助唐僧去西天取经。

紧箍圈对于孙悟空的改造作用可大了。在长达 14 年的时间里,紧箍圈一直提醒着孙悟空,约束着他那胡思乱想的心。就因为有这样的管束,孙悟空慢慢放下了齐天大圣的那种傲慢,实实在在地融入到了取经团队里面。他不再蛮横无理,而是懂得去体会别人的感受,学会一起享福一起吃苦。

要是没有紧箍圈,孙悟空根本完成不了这种改造。他这人骄傲又自大,还不会自我反省。唯有紧箍圈的束缚,能随时让他脑子清醒。这 14 年里,孙悟空不停改改自己的脾气,最后才得到如来的认可。

当然啦,这一过程可难了。紧箍圈把孙悟空折腾得够呛,老是勒得他脑袋疼,疼得受不了。不过孙悟空心里明白,这是在惩罚他心思不定。只有忍着疼,他才能让自己变好。就这样,孙悟空咬着牙硬挺,最后把心魔打败了。

如来在雷音寺夸赞孙悟空的时候,大伙都被惊到了。这个以前心思不定的家伙,不光加入了取经队伍,而且在修行方面比好多大圣大贤还厉害。

孙悟空在灵山修成正果成佛之后,欢天喜地地跑到唐僧跟前,要跟师父说一说这个好消息。唐僧知道大徒弟总算修成正果了,心里既高兴又有点失落。他瞧着悟空脑袋上还戴着的金箍圈,轻轻说道:“如今都成佛了,肯定得没啦,咋还能在你头上呢!”

悟空听大师这么一说,顺手一摸,立马就察觉头上的金箍圈没了。

这会儿,他一下子明白了,原来这 500 年戴在头上的压根不是啥宝贝,而是自己心里的烦恼和执念。500 年前,他由于妄心太大,在天宫惹祸,被如来佛祖拿这金箍圈给收服了,就是为了让他懂得佛法的真正道理。

如今悟空凭着自己的领悟力,总算见性成佛啦。他心里啥杂念都没了,也就不再受金箍圈的限制。悟空想到这儿,不由得对如来佛祖充满了感激。要不是当年那遭难,要不是有金箍圈提醒着,他咋能走上成佛这条路呢。

唐僧瞅见悟空眼里含着泪花,心里也跟着软了,赶忙劝说道:“徒儿呀,能成佛是你好多辈子修行才有的结果,可别因为一个小小的法器就忘了自己的初心。如来佛祖给了你这个紧箍圈,那也是一种机缘,你得感激,不能埋怨。”

悟空擦了擦眼泪,重新露出笑容说道:“弟子清楚啦,我肯定把师父的教导记在心里,绝不会忘本,也不会丧失志向。”

唐僧点了点头,接着嘱咐说:“你虽说已成佛,可还得跟我一块去西天取经,一点儿都不能偷懒。等咱们胜利归来,你就能回花果山专心修炼,日后肯定能成大佛,造福众人。”

悟空拿着布袋跟金箍棒,恭恭敬敬地行了个大礼说道:“行,弟子肯定拼尽全力,跟着师父去西天取经。”

就这样,唐僧和悟空再次开启了漫长的西行之旅。

在后续的取经途中,悟空即便已经成佛,却依旧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一丝不茍地护着唐僧师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