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氢能技术瓶颈,绿氢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大学团队突破氢能技术瓶颈,绿氢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引用
新浪网
1.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zqgd/2025-02-15/doc-inekpsyh6414024.shtml

近日,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在氢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为绿氢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这一成果不仅解决了当前绿氢产业化进程中的技术难题,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突破:新型催化剂助力绿氢生产

在绿氢的生产过程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水技术(PEMWE)是当前最为前沿的技术之一。然而,这一技术在产业化进程中面临催化剂性能问题的挑战。想要满足未来绿氢产业的需求,开发一种低成本、高效且稳定的催化剂,成为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复旦大学张波、徐一飞、段赛、徐昕合作团队通过创造性的"熟化诱导嵌入方法",合成了具有极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铱/铈嵌入式负载催化剂。这一创新方法将铱及其氧化物纳米颗粒嵌入在氧化铈载体中,最终形成了一种稳定高效的负载型催化剂。

经过长达6000小时的PEMWE工况测试,结果显示,由此制备出来的PEMWE设备寿命高达15年以上。这一突破性成果已于2月1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氢能源产业迎来发展机遇

氢能具备清洁环保、能量密度高、来源丰富等优势,是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抓手之一。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是促进工业节能降碳、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政策层面上,今年以来各部委及地方已出台多项举措,加快氢能源建设。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实施《加快工业领域清洁低碳氢应用实施方案》,提出以拓展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场景为着力点,加快技术装备产品升级,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增长点。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氢能首次被明确纳入能源管理体系,从法律层面提升了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地方上,根据中国氢能联盟研究院统计,全国23省(区、市)把氢能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发展氢能作为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市场前景广阔

氢能源作为新能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0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

相关概念股表现亮眼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股市场涉及氢能源的概念股众多,根据已披露的业绩快报、预告净利润下限计算(无下限择取公告数值),2024净利润同比增长(含扭亏为盈)的概念股有53只,长盈精密、中集集团、冠豪高新、艾可蓝、雪人股份等净利润增速靠前。

从估值水平来看,截至2月14日收盘,上述53只业绩增长的概念股中,17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其中上海电力、鲁西化工、盛德鑫泰、福斯达市盈率不到15倍。

市净率方面,19股市净率低于2倍,中集集团、建投能源处于破净状态。

未来增长潜力方面,在2024年业绩保持增长的情况下,部分概念股未来业绩仍具弹性。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13股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过10%,其中6股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达到20%以上,分别是金发科技、中国动力、中集集团、隆盛科技、龙净环保(维权)、明阳电气。

以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与最新收盘价相比,龙净环保上涨空间最高,达到52.57%。长江证券研报认为,龙净环保明确"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战略,环保主业拿单能力强,绿电已开始贡献业绩,储能业务拓展顺利,进军矿山装备业务,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潜力。

上涨空间较大的还有长城汽车、宇通客车、鲁西化工、中集集团、紫金矿业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