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不再吃手了》:告别啃手指,让孩子健康成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不再吃手了》:告别啃手指,让孩子健康成长

引用
凤凰网
9
来源
1.
https://na.ifeng.com/c/8ZMPJToKSMz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63SSAUI0534OTK0.html
3.
https://mbook.kongfz.com/16354/5977806113/
4.
http://product.m.dangdang.com/11846652191.html
5.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7803443169855762096
6.
https://www.sohu.com/a/816887068_121119115
7.
https://m.douyin.com/share/note/7369132842384641317
8.
https://www.souxue100.com/news/1003.html
9.
http://www.hnwhjy.com/tuotamoceng/

“我不再吃手了!”这句简单而坚定的话语,来自一本帮助孩子们改掉啃手指习惯的绘本——《我不再吃手了》。这本由日本作家久世早苗创作的绘本,通过一个温馨有趣的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明白了改掉吃手习惯的重要性,更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教育范本。

01

为什么孩子会啃手指?

在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啃手指的习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研究表明,儿童啃手指的习惯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1. 生理因素:如缺铁、缺锌等营养不良状况,会导致孩子产生“异食癖”,表现为爱咬东西,包括指甲、纸张等。

  2. 心理因素:医学上将经常性、难以自控地咬指甲行为称为“咬甲癖”,这是一种强迫行为。国外研究显示,儿童咬甲癖发病率高达52.9%,且从儿童期到青春期逐渐增加,18岁后才会有所下降。焦虑、紧张、压力、无聊等情绪都会导致孩子“吃手”。

02

啃手指的危害不容忽视

虽然啃手指看似是一个无害的小习惯,但它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

  • 健康隐患:手指和指甲携带大量病菌,容易通过口腔进入体内,增加患病风险。

  • 牙齿和牙龈损伤:长期啃咬会影响牙齿排列,导致牙齿不齐或残缺,甚至影响恒牙生长。

  • 指甲损伤:可能导致倒刺、指甲内生、甲沟炎等问题。

  • 重金属中毒风险:孩子可能通过啃咬摄入学习用品或玩具表面的铅等重金属污染物。

03

《我不再吃手了》:一个温暖的成长故事

《我不再吃手了》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克服啃手指习惯的过程。故事中的小女孩即将上小学,却一直改不掉吃手的毛病。她的妈妈尝试在她的大拇指上缠绷带,姐姐涂芥末,爸爸也进行了教训,但都没有效果。直到有一天,一个神秘的茧子出现在她的大拇指上,这个茧子上还长了一张奇怪的脸,经常对她说:“经常嘬我吧,好让我茁壮成长。”在对这个茧子的恐惧中,她渐渐不再吃手了。最终,茧子慢慢变小,直至消失。

这个故事不仅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啃手指的危害,更为家长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意的教育方法。通过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安全玩具替代品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改掉这一习惯。

04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啃手指的习惯?

除了通过故事引导,家长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关注生理需求: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铁、锌等营养元素,多吃瘦肉、猪肝、动物血、贝壳类海鲜等富含铁和锌的食物,以及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2. 建立信任关系:让孩子意识到咬手指或指甲的危害,了解戒除的必要性,知道家长在帮助他,避免贸然干预使孩子产生抵触心理。

  3. 转移注意力:观察孩子啃手指的场景和情绪状态,如果是无聊或焦虑导致,可以通过游戏、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

  4. 调整教养方式:创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减轻孩子的压力,增加交流和陪伴。

  5. 培养替代习惯:提供安全的玩具或物品,让孩子在需要安抚时有其他选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改掉一个习惯需要时间和耐心。《我不再吃手了》这本书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更是一本实用的育儿指南。它告诉我们,通过理解、接纳和引导,每个孩子都能克服自己的小习惯,健康快乐地成长。

如果你也在为孩子的啃手指习惯而烦恼,不妨试试这本书中的方法。相信在你的陪伴和引导下,孩子一定能说出那句:“我不再吃手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