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热情申办2036年奥运会遭各方质疑:到底能行不?
印度热情申办2036年奥运会遭各方质疑:到底能行不?
印度正在积极申办2036年奥运会,从总理莫迪到商界领袖,都对此表现出强烈热情。然而,印度历史上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经历并不令人满意,这为其申奥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印度申奥的背景、优势和挑战。
巴黎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印度以斩获一枚银牌、五枚铜牌的“佳绩”,“问鼎”奖牌榜第71位。这个成绩同印度自诩的大国地位相比,确实显得有点惨淡。然而,印度争当体育强国的想法从来就不曾磨灭,并且在经年的惨败中似乎有了新思路,开辟出一条新的赛道——既然打不过,不如索性办一场?
莫迪向印度国家队喊话|图源:economictimes.indiatimes.com
在印度运动员出征巴黎前,总理莫迪循例对他们进行精神喊话。可灌完鸡汤以后他话锋一转,要求运动员们也为2036年的奥运会做些贡献。他说:“我不会要求你们在比赛期间做任何事情,但当你们有空时,我会敦促你们观察比赛的安排。你们的意见将有助于我们申办2036年奥运会。我们将了解如何确保我们准备得更好。”
2023年10月,国际奥委会在孟买举行会议。在会议开幕式上,莫迪就十分郑重地表示,“印度将不遗余力地争取在2036年举办奥运会。”他还补充道:“这是14亿印度人民的夙愿,是我们‘古老的梦想’。”
孟买会议期间的莫迪与巴赫|图源:gamesbids.com
印度各界对总理的表态也反应强烈。印度信实工业(Reliance Industries)旗下信实基金会(Reliance Foundation)创始人兼主席妮塔·穆克什·安巴尼(Nita Mukesh Amban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印度“绝对准备好了”举办奥运会。信实工业是印度最大的私营企业,也是仅次于塔塔的第二大财团。但更重要的是,信实与印度奥组委早已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官方说法,这一伙伴关系“旨在提升印度运动员的表现……建立印度作为全球体育大国的信誉。”可重点在这句话:“希望在未来举办奥运会。”安巴尼曾表示:“人们正在觉醒,认识到印度的潜力。”她希望印度能有机会举办奥运会,“希望我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它。”
除商界人士外,今年初,印度体育部门的行政主官、联邦青年与体育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Anurag Thakur)也公开谈及申奥事宜。他对媒体强调,在印度举办奥运会具有重要意义。无论申办程序何时开始,印度都将全力以赴,申办2036年奥运会。
体育部长阿努拉格·塔库尔|图源:indiatoday.in
相比于总理大而化之的表态,行政主官的发言就具体得多了。他提到了印度申奥的几大优势。其一是印度国力的显著进步。“不论从各个领域来看,印度都做得非常好……在经济上,我们是第五大经济体,未来五年我们将成为第三大经济体。”
其次是印度体育的发展潜力。他列举了印度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的“亮眼成绩”。他强调,这些成功表明,“印度有潜力在2036年成为体育强国前十名,并有可能在2047年成为体育强国前五名。”
塔库尔的信心也许其来有自。因为“在过去 10 年中,我们的体育预算增加了三倍。我们已经花费30亿卢比来建设300个体育基础设施。我们已建成23个国家卓越中心(National Centres of Excellence,NCOE)、69 个体育总局训练中心和1075个印度体育发展计划中心。”
塔库尔总结道:“我认为,国家观念发生改变的时刻已经到来。”第三个理由则是印度广泛的体育观众群体。塔库尔表示,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印度是观看人口最多的国家。
在条分缕析地力陈申奥优势外,印度还确定了奥运的举办地点:不是德里、也非孟买,而是古吉拉特邦及其最大城市艾哈迈达巴德。印度政府已经签约为该市制定奥林匹克总体规划——尽管它还未被正式选定为奥运主办城市。此外,国家体育总局的所谓“奥林匹克任务小组”——一个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而设立的机构——已经就主办城市的准备情况制定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目前,古吉拉特邦甚至已确定了4个可用于举办奥运的具体地点。有印媒亲赴这些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
印媒实地探访|图源:indiatoday.in
可以说,朝野上下、政商各界都对申奥充满热情,盛会似乎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为了办好奥运,印度还提出,将申办2030年青年奥运会,从而为举办奥运积累点经验。这确实挺有必要,因为印度历史上承办的几场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确实都有点“口碑不佳”,以至可能为申奥蒙上阴影。
早在2010年,印度就曾主办过英联邦运动会。但由于建设工期延误,新德里错过了 “为运动会做好准备”的最后期限,最终的花费也严重超支,使该运动会受到了极大影响。据《卫报》估计,算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当届英联邦运动会的总成本应在20亿到40亿英镑之间。可是,印度政府2007年4月批准的最初预算仅为5亿英镑。
钱是花了不少,可英国广播公司(BBC)仍将此次运动会的筹备工作描述为“一场巨大的公关灾难”,并称德里在赛前一个月仍“远未准备就绪”——BBC甚至具体列举了道路上坑坑洼洼的“伤痕”以及仍在翻修中的体育场馆。据路透社2008年的报道,当时的印度就已经对筹办比赛感到有心无力,组委会主席苏雷什·卡尔马迪(Suresh Kalmadi)甚至请求中国提供相应设备。
讽刺的是,2011年英联邦运动会结束后,这位自1996年起长期担任印度奥组委主席的官员就因腐败和财务舞弊被捕,黯然下课,一时成为全球丑闻。时间过去了十来年,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印度举行了板球世界杯比赛。这是印度首次单独主办该比赛。板球作为印度国球,此次大赛在印度国内自然激起了不小的热情。然而,大赛又一次招致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
有报道称,涉及东道主国家的比赛场馆很快就爆满,但涉及其他球队的比赛上座率却很低。一些球迷在社交媒体上抱怨,门票在网上早已显示售罄,但现场比赛的录像却显示座位空空如也。还有一些球迷吐槽,售票过程中系统频频出现故障。英国媒体则强调,球迷们抱怨交通不便,体育场内甚至缺乏基本设施。
如此一地鸡毛的比赛承办史,让人不禁质疑,奥运真能在印度办成吗?
目前,除印度外,有意申办2036年奥运会的国家,还有西班牙、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土耳其、波兰、卡塔尔等。在这其中,曾成功举办2022年世界杯的卡塔尔呼声极高。这个中东土豪国一直十分热衷于办大赛,多哈还将于2030年举办接近奥运会规模的亚运会。
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印度并未示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奥委会已经就申办问题与印度政府进行了“一些对话”。他说,印度有兴趣主办奥运会是“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好消息”,并强调印度正处于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风口,它“超越了更多的传统体育项目,接受了更多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这句话说得有点绕来绕去,但除了鼓励印度外,还包含了一个重要信息——“更多的项目”。印度奥委会曾列举了2036年印度奥运会可能出现的新比赛项目,其中包括瑜伽、印度传统游戏kho kho和卡巴迪、国际象棋等,还包括两个可能出现在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的运动项目——T20板球与壁球。
尽管目前八字还没有一撇,不过如此众多的细节,如此“周密”的考量,已经十足反映出印度的信心与“野心”。此外,巴黎奥运会期间,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不少印度官员在法国充分调动资源,为印度赢得2036年奥运会的举办权多方游走。有印度媒体获悉,在巴黎甚至还有一个奥林匹克使命小组,积极游说国际奥委会委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成员说:“在巴黎奥运会后的申奥准备工作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了前列。”
除了向外发力外,印度奥组委还向“自己人”开刀,警告记者要有大局观,避免负面报道,以免“损害”印度申奥的“形象”,最终“破坏申办进程”。在内外两个方面的申奥努力中,印度面临着一好一坏两个消息。坏消息是,作为人口大国,印度只有安巴尼一名国际奥委会委员,且她目前在国际奥委会中并不担任领导职务。从2032年奥运会的——公认极不透明的——申办及决策过程来看,在国际奥委会有个“话事人”非常重要。
自2019年申奥新规生效以来,奥运选址的决定一直由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做出。奥委会建议申办者保持“低调”,以降低成本,并且避免落选的尴尬。于是许多决策是在“闭门”的情况下做出的。因此,舆论广泛猜测,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人约翰·科茨(John Coates),在2032年奥运花落布里斯班的决策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布里斯班是第一次通过新规确定的举办城市。选址确定的消息宣布时,舆论大为吃惊。
在这一背景下,巴赫的一句话暗示了申奥成功的秘诀:在国际奥委会和潜在主办国之间,“建立信任”非常重要。可“信任”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所产生的关系,要是没人各处活动、张罗,何来的信任?印度在国际奥委会的“缺人”,由此就显得十分糟糕。但也不是没有利好消息。国际奥委会最近的决定似乎表明,它正在与印度建立起某种“信任”。例如奥委会将2023年会议交由孟买举办,就是在展示信任方面迈出的一大步。此外,国际奥委会将板球和壁球纳入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此举似乎也是为了提高奥运会在印度的接受度:主办国流行的体育项目通常会被列为当届奥运会的附加项目,可板球在美国很显然并不风行。
不过,也有舆论表示,这些“好消息”只不过是一种吸引印度民众参与奥运会、从而从印度人身上获取利润的方式,毕竟印度拥有庞大的人口与市场。从巴赫的圆滑态度上看,这种猜测也并非绝无可能。他对卡塔尔申奥的表态就是个鲜明例子。卡塔尔曾积极申办2016年及2020年奥运会,但均以失败告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多哈试图将奥运会安排在10月举行,以避开该国酷热的夏季。可国际奥委会却一度坚持要求奥运会在7月和8月举行,以适应繁忙的国际体育日程,以及有利可图的赛事转播协议。然而,巴赫后来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悄然改口:“国际体育赛事日程可能会与我们现在习惯的日程大相径庭”,并暗示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奥运会的时间安排规则可能会放宽。这位精明的主席先生,在人情世故方面有着不同于一般德国人的左右逢源。因此,他释放的善意是否是给印度发的“好人卡”,还未可知。
那么印度到底能得偿所愿吗?最终的答案可能要到2026年或2027年才会揭晓。听起来似乎还挺遥远,但以南亚次大陆缓慢的时间尺度,留给印度队的时间,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