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一决裂部分地图(征服模式,行动模式)和一些有趣详解
战地一决裂部分地图(征服模式,行动模式)和一些有趣详解
《战地1》中的"决裂"地图以1918年8月的埃纳河战役为背景,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与德国之间的激烈战斗。这张地图不仅重现了历史战场的真实场景,还为玩家提供了丰富的战术选择和刺激的战斗体验。本文将详细介绍地图的背景、布局以及征服模式和行动模式下的关键要点。
俯瞰图
(原文中的中心河流的英文名是 Aisne river ,本来以为应该是塞纳河或马恩河,UP后来查了一下,应该是流经苏瓦松地区的一条河流,中文翻译为“埃纳河”,全文就以此名为准)
决裂是战地中的一张地图。它发生在盟军第二次马恩河战役的反攻中,德国人被迫退回到沿埃纳河沿岸的一线。
交战双方:法兰西共和国VS德意志帝国
交战时间:1918年8月3日至8月6日
概述
上一次在埃纳河地区的战斗还不到一年,留下的伤疤虽已经褪色,但仍然可见。法国坦克锈迹斑斑的尸体排列在河南岸的下沉道路和布满炮弹坑的田野上。东南方向的碉堡和战壕长满了苔藓和常春藤,他们向外的翻腾景观现在被野罂粟染成了鲜艳的猩红色,使地图呈现出独特的色调。对岸是德军的第二道防线,是为了保护铁路枢纽及其配套的重型火炮而建造的。那是一门铁路炮,偶尔会向远处射击。在部分土路网络中发现了少数农村定居点。这幅地图被埃纳河流经的河谷一分为二。有几个过河点,中间是一座大型铁路高架桥,西边是一座较小的公路桥,东部的浅泥滩上有木板桥和原木浮筒。
征服模式
巨兽:Char 2C超重型坦克是这张地图的庞然大物。
精英兵种:C点桥下有战壕奇兵(开局一分钟刷出,上一任死亡五分钟左右重新刷出)
共有五个目标,其中有四个旗帜位于河的两侧,第五个旗帜位于地图正中央的桥上。河谷是前进的主要障碍,控制河流渡口对于阻止敌人进攻河岸至关重要。在占领旗帜后可获得大量的轻型机动车辆,为玩家提供了高度的机动性。
法国部署
法军部署在地图东南角的战壕线附近,靠近战壕的炮兵阵地。杂草丛生的土方工程沿着公路向西延伸,上坡通往60号高地战壕。
QF 1 高射炮放置在主干道附近,用于近距离防空。
德国部署
德国人从地图最北端的火车站大院内开始。铁轨可以直接向南延伸到埃纳韦勒桥梁,而道路则围绕着小丘蜿蜒而行,挡住了附近的考麦克斯农场的视线。
德国人在靠近主站大楼的大院内设立了自己的 QF 1 AA。
标志
60号高地战壕(征服A点)
东南部的战壕迷宫达到了60号高地,那里建造了三个混凝土碉堡,俯瞰着低地。占领区通常包括碉堡后面的大方箱战壕。战壕线继续向西沿着河流,最终到达
纳韦勒桥梁南端的被毁坦克。北部是一对基本的河流渡口,横跨泥滩,通向圣母玛利亚山脊。
占领后,会在此旗帜处生成一辆特定团队的侦察车。QF 1 高射炮架设在山顶战壕线,中间碉堡的后面。
谢泽莱农场(征服B点)
位于埃纳河西南侧的一个大型农庄。它由一个面向北路的半独立式小屋、南侧的两个谷仓和一个小棚子组成。该地区西侧部分被一堵高高的花园墙包围,南部、西部和东部的大部分通道由摆放着干草堆的耕地组成,那些保卫国旗的士兵通常都埋伏在这里。在正北面,一座陡峭的山坡向河边倾斜,山顶挡住了桥梁的视线。在西北方向的下坡处发现了一座较小的公路桥。
这面旗帜被周围的开阔地与其他旗帜隔离开来,因此一旦被占领,就会提供额外的运输选择,可以直接生成两匹马,泥泞的院子里也可以找到摩托车和侦察车。
埃纳韦勒桥梁(征服C点)
地图中心的一座主要桥梁。它是为了在峡谷上承载连接铁路而建造的,它的宽度足以容纳包括坦克在内的其他车辆,也狭窄地适合 Char 2C巨兽。在桥的顶部,没有掩体让步兵无法轻松地占领旗帜。薄而长的占领区反映了桥梁的水平长度,让玩家没有从其他方向占领桥梁的选择,尽管桥下两个拱形跨度允许步兵沿着桥梁奔跑,在桥梁支架之间的缝隙中掩护。
如果爆炸物造成的破坏足够多,高架桥可能会被摧毁,迫使地面车辆在战壕处涉水或穿过连接农场的公路桥。一旦被桥梁拆除,瓦砾残骸就会堆积在河中,形成一个人工岛,占领区就转移到了这个岛。这些碎片为步兵提供了更好的掩护,但仍然会暴露在河岸两边和坍塌后还屹立不倒的桥架的高火力下。
战壕奇兵在桥南端的支撑物下方生成。在沿着铁轨向南的坦克墓地中发现了一门QF 1高射炮。一辆侦察车在北端生成,旁边是圣母玛利亚山脊生成的汽车。
圣母玛利亚山脊(征服D点)
埃纳河东侧的另一个战壕系统。在河边和占领区之间有三条战壕,连续上坡通往山脊线,那里有一门 BL 9.2 攻城炮(在此游戏模式中不活动)位于一个方形防空洞中,两旁是沙袋和木制支架。山顶位置是占领区的重点,它可以延伸到通往炮台的支援战壕中。一辆侦察车在旗帜以西,靠近埃纳韦勒桥梁北端附近,在两门无法操作的榴弹炮旁生成。
考麦克斯农场(征服E点)
河东北侧的一个小农场。两座相互连接的建筑和第三座棚屋围绕着一个低矮的空地,空地周围环绕着土丘,土丘之间是道路和通往目标的小路。空地中间的一堆木材和西南侧建筑物后面的更多木材堆,是唯一便于使用的掩护位置。北部山坡位于农场和火车站的德军出生地之间,如果法国人能够占领农场,山坡就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防御阵地。该目标提供了一辆侦察车。另一门 QF 1 高射炮位于空地中间。
行动模式
决裂是跨越马恩河的后半部分,法国军队恢复了对德意志帝国的反攻。
战线 1
进攻的第一阶段是针对南部防御带的东部边缘,法军通过开阔的田野进攻,到达前线。
目标A蒸馏厂废墟
位于主干道以南,是酿酒厂遗址。该阵地周围环绕着一条细细的战壕带,这些战壕穿过罂粟平原,还有一条单独的拉链战壕继续向西北延伸,为德国守军提供了一条反击路线。废墟本身由几座部分和完全倒塌的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提供了基本的,甚至是半永久性的掩护。
目标B毛奇战壕
战壕位于高速公路以北,该位置容纳了一些静态榴弹炮。占领区内的人被高墙遮挡,迫使攻击者跳入战壕,进入可能的混战中,以控制旗帜。
法国人带来了两辆坦克,对抗德军精心准备的炮台防线。德军除了他们自己的一辆坦克外,还可以在酿酒厂前用两门野战炮增援,另一门在B点战壕后面的山上。法军将穿过碉堡和战壕线,面对重机枪的横扫,靠近战壕。
战线 2
目标A 60号高地战壕
法军突破第一道防线,对60号高地战壕进行集中进攻。在这个单一目标阶段,攻击者试图夺取高地,三个碉堡守卫着邻近的战壕网络。由于广阔的占领区以及附近守军的出生地位置,将德国人从这个至关重要的山顶上赶下来的战斗可能很困难,他们将通过目标以西的战壕进行反击。
此时,每侧都有两架飞机可用,在60号高地战壕山顶上,一门QF 1高射炮是德军抵御空袭的主要防御工事。
战线 3
战斗再次拉开帷幕,在这个战线,法国人必须同时占领并守住三个目标。
目标 A圣母玛利亚山脊
由众多 HMG 和一门野战炮防守,用于击败任何越过山脊东南方向麓浮桥的坦克。
目标 B埃纳韦勒桥梁
该桥沿其长度由许多沙袋墙和炮位加固,但如果情况需要,任何一方都可能使其倒塌。
目标 C考麦克斯农场
这是最接近德军出生地的目标,该点位位于火车站和铁路炮口周围的北部田野中。
战线 4
在最后阶段,法国人席卷了埃纳河以北的德国交通枢纽。
目标A长麦克斯巨炮
一种安装在车站以东侧轨道上的攻城炮。该阵地用机枪和野战炮进行了大量加固,法国人不得不再次穿过开阔地才能到达控制点。
目标 B巴佐谢车站
其占领区主要涉及站台以西车站的内部大院,周围环绕着建筑物。
如果最后的战线被攻克,法国人将被宣布为胜利者,德国人会失去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春季攻势中取得的大部分土地。
其他
1.在埃纳韦勒桥梁旁边的小农场附近,可以找到一把秘密的骑兵剑,它支撑在一个小篝火上,就在边界之外。这把剑造成的伤害比正常情况下更大,保证每次打击都有人被击毙。这把剑及其设置参考了《黑暗之魂》系列。
2.德军出生地旁边的火炮基于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八门 38 厘米 SK L/45 攻城炮系列。在凡尔登使用的早期版本最初安装在混凝土上。
3.在游戏文件中,这张地图被命名为MP_Graveyard。
4.在地图周围可以找到几座小房子,它们隐藏在植被中。
文章灵感和部分图片来源于https://battlefield.fandom.com/wiki/Category:Maps_of_Battlefield_1,其他图片来源于网络及游戏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