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展望:需求疲软,行业仍将承压
2025年中国钢铁行业展望:需求疲软,行业仍将承压
2024年,中国钢铁行业面临需求疲软、成本压力大、盈利能力下滑等问题。展望2025年,虽然基建和制造业用钢需求有望提供一定支撑,但整体需求难有明显复苏,行业仍将处于周期底部弱势运行。
钢铁行业供需现状
2024年以来,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呈现强预期、弱现实之下的“弱复苏”态势,钢铁行业需求延续趋弱态势,且仍呈现“板强长弱”;地方化债方案等逐步落实使得基建领域对钢材需求提供一定支撑,汽车、家电、船舶等用钢需求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仍难以完全对冲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带来的需求缺口,预计2025年钢铁行业景气度难有明显复苏。
建筑业与制造业是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的两大支柱,涉及房地产、基建、工程机械、汽车、家用电器、造船等多个领域;2024年以来,国内经济增速边际放缓,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但是经济供需失衡的基本矛盾尚未根本缓解,终端消费需求持续偏弱已经开始向生产端传导,钢铁行业下游需求延续弱势,2024年1~10月钢材表观消费量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用钢结构仍表现为“板强长弱”,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与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导致建材下游消费情况不断弱化,在汽车、船舶、家电等行业的带动下高端工业板材需求表现为持续向好的局面。
分行业来看,地产仍是钢材需求的主要来源之一,2024年以来,央行一系列支持政策以及中央“止跌回稳”的政策导向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但房地产市场仍受宏观经济运行承压、居民收入和就业预期尚未扭转等因素制约,同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开工面积、房屋竣工面积分别同比下降10.4%、23.0%和26.2%,开工端表现颓势,行业仍处于筑底进程中。由于新开工阶段的地产用钢需求最为集中,2024年建筑用钢的消费量仍较为低迷。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 2 中国钢铁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图1: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情况(万吨/月) 图2:近年来国内基建、房地产投资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Mysteel,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Choice,中诚信国际整理 图3:近年来我国白色家电产量情况(万台、%) 图4:我国工程机械、汽车及船舶产量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Choice,中诚信国际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诚信国际整理 旧房改造,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未来在政策的持续助力下,房地产基本面有望有所修复,对钢铁行业的负向影响或将有所减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面,2024年11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总额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长3.4%,发行进度达102.1%,基建资金端持续发力,叠加专项债支持范围扩大,110月广义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9.35%,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对钢材需求的支撑力度保持韧性。展望2025年,以10万亿元1为代表的化债方案逐步落实有望缓释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压力,并有望带动资金向实物工作量的传导效率改善,基建项目新开工节奏或将得到提振,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钢材消费量的支撑作用和逆周期调节效果有望进一步显现。 工业制造是板材的主要应用领域。从工程机械行业来看,受益于万亿国债增发对基建投资的刺激、工程机械设备更换周期的启动以及工程机械出海的拉动,2024年110月,全国挖掘机产量同比增长23.9%、销量同比增长0.47%,表现为止跌企稳;其中国内销量同比上升9.8%、出口同比下降7.4%,内需改善再次成为提振销售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基建和地产承建商仍然是挖掘机市场的主要需求方,即使有更新需求,市场复苏也可能是渐进式,预计2025年工程 1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议案提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同时,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 3 中国钢铁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机械行业处于筑底复苏进程中,拉动钢材需求的作用有望边际改善。在汽车以旧换新长期政策的支持下,2024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保持良好态势,110月产销量增速分别为1.9%和2.7%,汽车用钢需求延续增长态势。当前轻型车市场趋于饱和,未来消费者需求增速或将有所放缓,但仍可对汽车板等产品的需求形成一定支撑。家电亦为冷轧板的应用领域,受益于以旧换新补贴以及家电出口的持续改善,2024年白色家电产销量保持强劲增势,在以旧换新补贴持续发力、海外需求恢复性增长的助力下,预计未来家电领域需求将继续对钢材消费量起到一定提振作用。船舶制造业方面,2024年19月我国造船完工量同比增长18.2%,新接订单量同比增长51.9%,手持订单量同比增长44.3%,船舶行业周期持续上行,但由于船板在整体钢材需求中占比较低,其对钢材消费量的提升作用有限。 出口方面,受价格优势、海外供应下降和人民币贬值等因素支撑,2024年110月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增加23.3%,总量已超过去年全年,且出口品种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持续上升。在内需走弱的局面下,2024年以来出口量的增加对减轻国内钢铁供给压力、抑制钢材市场价格下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国内钢材供需矛盾持续存在的预期下,国内多家钢厂已将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作为其未来营销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2024年10月全球制造业指数呈现收缩区间稳中回升态势,外需景气度弱势恢复,同时我国钢铁企业出口订单指数亦呈环比回升态势,加之人民币短期贬值,钢材出口动力有望增强。但也需关注到,高出口带来的反倾销等贸易摩擦频繁,叠加美国总统大选后特朗普上台引发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不确定性,或将对后期我国钢材出口形成一定制约。 总体来看,2024年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处于筑底复苏区间,同时汽车、家电和造船等工业用材消费量整体呈现向好态势,但房地产开工端表现颓势,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强预期、弱现实导致建材表观消费量增速持续为负,拖累了整体用钢需求。中诚信国际认为,地产行业仍处于筑底过程中,但在持续的政策发力下,其在2025年对钢铁行业的负向拖拽效应或将有所减弱,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对钢材消费量的支撑作用和逆周期调节效果有望在政策的落地转化中进一步显现,制造业用钢需求虽有望延续复苏态势,但对钢材消费量的提升作用样有限。综合来看,在经历了需求连续三年下滑后,2025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依然难有显著改善,且“板强长弱”的趋势仍将延续。 钢铁行业政策与供给 2024年以来,在行业亏损面扩大的背景下钢企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节生产节奏,但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格局仍存,未来行业将进入减量发展、存量优化阶段,但预计较为明显的供需矛盾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同时超低排放改造的要求依然较高,需关注尚未完成环保升级改造的企业未来面临的较大政策和投资压力 钢铁行业的供给与行业政策和下游需求息息相关,其中政策端影响较为明显,2024年5月,国 4 中国钢铁行业展望,2025年1月 中诚信国际行业展望 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提出2024年继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严格落实钢铁产能置换,严禁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严防“地条钢”产能死灰复燃;同年8月,工信部已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迈出抑制产能扩张的重要一步;同时,在行业亏损面扩大的背景下钢企根据市场需求调节生产节奏的情况增加,部分钢企选择停产、检修以实现减产减亏,故2024年110月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同比下降4.0%、3.0%和增长0.5%。但“摊薄固定成本、迫使其他企业先停产”的囚徒困境依然存在,产能过剩局面仍未逆转,当期钢材产量较表观消费量多7.98%。此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以及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等,用钢需求结构变化促使钢企调整产品结构,2024年板材生产积极性明显高于长材,但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