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跨越千年的营养美味
酸奶——跨越千年的营养美味
酸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奶制品,它不仅美味可口,更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从石器时代的偶然发现,到现代工业化的生产,酸奶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一起追溯这段跨越千年的美味传奇。
酸奶的起源
距今大约8000年前,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里,出现了一幅岩画,在这幅岩画中出现了被驯化的牛,还有挤牛奶的画面,这似乎是那个时代人类很重要的一个生活场景之一。来自罗马Sapienza大学的考古队成员将从利比亚撒哈拉沙漠Takarkori石屋中发掘出的陶器内吸收的残留食物进行了同位素分析,确切地证实,驯化的牛以及制酪业经济是早期撒哈拉游牧生活的一部分。
公元前6000-前4000年,人类开始逐步掌握了酸乳、干酪和酸奶油的制作工艺,生产了达希酸奶(dahi)、浓缩酪乳(chakka)及干酪等乳酸菌发酵乳制品。
公元前3000年,居住在现保加利亚的游牧民族习惯将羊奶灌在皮囊中背在身上携带,然而经过气温和体温的作用牛奶变酸了,但却形成了良好的气味和口感,于是当地人在无意中发现了制作酸奶的方法。
在几大古文明中,均有对酸奶类乳制品的记载。我国北魏时期(公元530-550年),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载了齐地酸奶(被称作“酪”)的古老制作方法。乳制品也被广泛记载在佛教著作和梵语文学中,《大涅槃经》中曾记载:“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酥,从生酥出熟酥,从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
长期实践应用后的新用途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长期的实践应用,人们认识到发酵乳制品具有良好的疾病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传,15世纪法国国王法兰西斯一世曾患上了严重的痢疾,医生们束手无策。后来土耳其的苏丹苏里曼一世派出御医用山羊奶制成的酸奶医治好了法国国王,震惊了当时的法国医学界,酸奶由此从土耳其传入欧洲。
此外,在我国亦有利用乳酸菌发酵制品进行疾病治疗的记录,《蒙古秘史》第四卷中也曾有用酸牛乳治疗成吉思汗伤病的记载。
乳酸菌实践应用
俄国科学家梅契尼科夫发现保加利亚地区的人们都很长寿,很少得病。1909年,他在研究这个地区的人为什么长寿时,发现这些长寿者都爱喝酸奶。此后,他发现并分离了制作酸奶的乳酸菌,将其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并提出乳酸菌是维持人类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借此他提出了著名的酸奶长寿论,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被后人尊称为“乳酸菌之父”。由此,喝酸奶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观点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酸奶的工业化生产
受到梅契尼科夫的启发,西班牙人艾萨克·卡拉索为了帮助更多因卫生条件不好而患上肠道疾病的儿童,1919年他将酸奶工业化生产并以他儿子丹尼尔的名字作为产品的品牌,在药房作为药品出售,也就是后来达能集团的前身。之后的10年,艾萨克·卡拉索将酸奶带入法国巴黎,根据法国人的口味对酸奶进行调整,并将其定位为“不仅是一种健康产品,更是一种独特甜点”,酸奶由此正式进入食品领域。
酸奶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人饮用酸奶的历史悠久,但在古时酸奶是只有王宫贵族才能喝到的珍贵饮品。酸奶真正被批量化生产,进入寻常百姓家是上个世纪才实现的。
1928年,上海路升牛奶公司生产的酸牛奶,是我国最早利用乳酸菌发酵生产的酸奶;20世纪70-80年代,国营乳品厂开始少量生产“老酸奶”被装在大肚瓷瓶或玻璃瓶中;进入21世纪后,酸奶行业经历了快速而深刻的变化,产品品类更多元。酸奶国标《GB 19302-2010 发酵乳》的正式公布对产品有了进一步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