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成语“揠苗助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成语“揠苗助长”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历史典故呢?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guoxuemeng.com/chengyu/501931.html

“揠苗助长”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形象地描述了不顾事物发展规律而急于求成的行为。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生动的历史典故,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成语的由来及其深刻的寓意。

成语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下人对禾苗不帮助它生长的情况是很少的。认为帮助禾苗生长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懒于给禾苗锄草的人;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害了禾苗。

成语释义

揠:拔起。把苗拔起,帮助其生长,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也作“拔苗助长”。

成语故事

从前宋国有一个农夫,他很关心自己种的庄稼,天天到地里去看。他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忧忧,琢磨怎样才能让禾苗快些长高。

一天,他灵机一动,终于想出了办法。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卷起裤管就往水田里跑,开始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拔到半晌午,弄得又累又饿。

傍晚,农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为聪明的杰作,得意洋洋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诉他太太说:“告诉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个好点子,让咱们田里的稻苗长高了不少。”妻子忙问怎么回事,他如此这般讲了一遍。

他儿子听到家里的禾苗长高了,兴奋地飞也似地跑到田里去看。这时,他发现稻苗是长高了,但是却一棵棵低垂着,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这个故事生动地说明了“揠苗助长”的危害,告诫人们做事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