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后常出现这种“肚子痛”,很多人用错药了
孩子感冒后常出现这种“肚子痛”,很多人用错药了
“医生,我家娃感冒才刚好,这几天老喊肚子疼,本想给她用肚脐贴,但不太放心去拍了个B超,淋巴竟然发炎了,又要吃抗生素吗……”
这半年呼吸道疾病一轮接一轮,儿科医生时不时就会遇到几例感冒发烧后肚子痛的小朋友。这种不伴有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其他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的腹痛,疼痛程度往往不剧烈,呈阵发性间断性发作,没有特殊的规律和诱发因素。
疼痛发作间期,不怎么影响饮食和大小便。不少孩子该吃吃,该玩玩,看起来就像个没事儿的人一样。有部分家长会问“能不能用肚脐贴?是不是要调理调理肠胃?”但关注我们的大部分家长,应该会选择观察或者就诊。
可如果这时候带孩子去打一个腹部B超,很可能会得到一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请结合临床”的报告,有些孩子甚至会被下“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
淋巴肿大要紧吗?和先前的感冒有关吗?发炎要吃抗生素吗?今天我们就展开来说说。
淋巴结是什么?
肿大、发炎意味着什么?
1、淋巴、淋巴结是什么?
循环系统、淋巴系统
我们人体有一套由血管、心脏组成的循环系统,血管通路像一条条环形公路,公路上承载着一辆辆“卡车”——血细胞,输送着组织生存所需要的养分,并回收组织代谢的废品。
另外,人体还有一套由淋巴管、淋巴结组成的的淋巴系统,作为“环形公路”的补充,就像城市“下水系统”,能够把组织中无法走公路运输的东西,通过“单向回吸”的方式回收入循环系统。
在这套 “下水系统”中,淋巴结则像是“垃圾中转站及检修口”,节段性地分布于淋巴管的各级通路上。
人体的免疫细胞在淋巴结处负责清除回流淋巴液中的“异物颗粒”和“异常细胞”,以避免有害成分回流入静脉系统进而损伤人体。
淋巴结
所以,回到主题,当我们的人体组织被感染(如感冒),一部分敌军和阵亡的人体细胞流入淋巴结时,常常会让这个“次级战场”也紧跟着发炎。
2、淋巴结肿大、发炎的表现?
当我们的咽喉发生感染时,附近的颈部淋巴结可能会发炎肿痛,这个表现估计多数朋友都不陌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淋巴结按分布的深浅可以分为浅表淋巴结、深部淋巴结。人体的浅表淋巴结,除了我们熟知的头颈部淋巴结以外,还有腋窝淋巴结和腹股淋巴结等(上图左滑)。
而深部淋巴结大家可能比较陌生,有位于胸腔的纵膈淋巴结、腹腔的肠系膜淋巴结等。就像浅表淋巴结可以感染发炎一样,深部的淋巴结在遭遇病原体的攻击、异常细胞的侵扰时,也可以出现肿大甚至被感染,继而出现疼痛。
本文的主角肠系膜淋巴结(下图中的绿色小球)出现肿大甚至发生感染时,就会引起腹痛,这就是孩子感冒后腹痛的原因之一。
超声发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说明淋巴结发炎了?
答案是否定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肠系膜淋巴结炎”并不能画等号。
一方面,不同人种、不同年龄、不同具体部位的淋巴结大小,本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肿大”的淋巴结只是生理状态下的个体差异而已(并不是病理状态下的变化);而有些已被感染的淋巴结,又尚未达到“肿大”的标准。
另一方面,当淋巴结以外的组织存在病理状态时,可以刺激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出现反应性的增生,表现出肿大,并不代表淋巴结本身被感染而发炎。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的淋巴系统正处于增殖活跃期,所以超声意见上的“肠系膜淋巴结可见”,并不代表“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关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定义,国内外的各个标准其实并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