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内蒙古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骑马课程进课堂 牧区儿童喜洋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内蒙古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骑马课程进课堂 牧区儿童喜洋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4728380-500005372593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中心幼儿园,一堂别开生面的骑马课正在进行。孩子们不仅有机会近距离接触马匹,还能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骑马技巧,感受蒙古马文化。这门特色课程不仅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成为当地幼儿园的一门必修课。

“小白马你好!我叫苏日力图,是你的幼儿园好朋友,今天我们又见面啦!”苏日力图一边用小手轻轻抚摸小马的头,一边和它打招呼。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米图中心幼儿园,一节生动的骑马课正在进行。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排队体验骑马,在过程中获取知识、交流感受、表达喜悦,乐在其中。

“我爷爷家有好几匹马呢!爷爷还带我在草原上骑过马,我一点都不害怕。”
“我爸爸还会赛马,可威风了,跑的可快了!”
“我最喜欢的马叫小王子,有这么高呢!和我一样,今年4岁了。”

苏米图幼儿园的骑马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每周一次的户外骑马课和室内马文化课,已经成为幼儿园的必修课。幼儿园本着“游乐自然”的办园理念和“亲自然”的课程目标,寓教于乐、融学于趣。


幼儿园的骑马课深受小朋友喜爱。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供图

“孩子们从小在牧区生活,对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感,幼儿园也有两匹马,我们把马文化搬进课堂,让孩子了解马的习性、掌握骑马技术、懂得蒙古马精神,从小就教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克服困难勇往直前。”幼儿园园长特古斯说。

6岁的古斯乐酷爱骑马,每次上课都认真听讲,经过几次训练,这个小男孩已然成为同学们眼中的草原小骑手。

“老师说安全第一,要先带好帽子,把马甲的扣子系紧。坐上马鞍就抓紧缰绳,这就像汽车的方向盘,必须牢牢抓在手里。”古斯乐井井有条地介绍骑马的注意事项,如数家珍。

“孩子们知道的很多,比如马的分类,按步伐分为快马和走马,按年龄就很多了,1岁的马驹叫乌纳嘎,2岁叫达嘎,不同年龄的马都有不一样的叫法。”教师毅尔腾奇介绍,走马的步伐也有不一样的名称,像这样走起来像流水一样又快又稳又均匀的,叫乌顺吉绕,而步伐有劲、速度飞快,像射剑一样飞出去的,叫苏门吉绕。


寓教于乐的马文化课堂让孩子们乐在其中。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供图

“把孩子带到大草原,去赛马场,现场感受赛马的激烈。马什亥嘎查就是马文化之乡,每个月都举办赛马活动,我们带娃娃们去观摩,近距离观察马的走、跑、跳等动作,置身其中感受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特古斯说,为了让孩子从小掌握正确的骑马方法,幼儿园安排了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验非常重要!你看,这是我们专门的马文化室,带着娃娃们在这里分门别类地认识马的用具、马体的部位、骑行护具、安全知识等等,他们边学边问,可感兴趣啦!”教师毅尔腾奇说,孩子们不仅能够认真听讲,还能准确地记住知识点,而且非常勇敢。


儿童教育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供图

苏米图苏木把儿童教育与地方发展相结合,开设“八节”特色实践课,围绕羊羔节、奶香节、马文化节等8个主题,立足地方优势特色资源,配备专业教师、设置专门课程,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的品格,把传统的民族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在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符合儿童的教育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苏米图苏木党委书记朝格泰说。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