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以贵州板万村为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的影响—以贵州板万村为例

引用
1
来源
1.
https://chinaglobaldialogue.com/2024/08/18/banwan-relationship/

随着中国城乡发展差距的扩大,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凸显。2023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留守儿童达6693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4177万人。我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约为43.4%,高于非留守儿童的30.8%。

“来自老师,或外界任何力量的爱,都和来自父母的爱不同。父母的爱是很难用其他方式代替和弥补的。”提及父母,以及学校等社会角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在贵州册亨县板万村幼儿园支教三年的孔老师如是说到。亲子关系的质量可以决定孩子的自尊心、情绪调节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贵州板万村,父母频繁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缺乏陪伴。因此正确的教育方式对于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至关重要。

贵州板万村的亲子关系现状

目前,板万村儿童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普遍存在以下现状。

首先,孩子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常常感到孤独和不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利刚认为,留守儿童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孤独感和社交问题。留守儿童可能因为缺少父母的关爱,被忽略导致社交上的不自信。他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退缩和害怕的情绪。“这边的留守儿童比较普遍的状态就是内向。遇到陌生人跟他交流,他会退缩,胆怯,不太愿意开口。”当地支教公益组织大山小爱的负责人周老师说到。

此外,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电子设备往往成为留守儿童的情感寄托。这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孔老师,一位在板万村有着三年支教经验的幼儿园老师提到:“因为家长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手机、电视就成了像奶嘴一样的存在被丢给小朋友。小朋友哭了闹了就含着奶嘴安抚一下。”这些留守儿童在现实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不会主动面对它, 反而会通过网络世界逃避现实。一味的逃避只会让孩子们在最终不得不面对困难时不知所措, 这更加重了孩子对于社交的畏惧,害怕和退缩情绪。

其次,大部分板万村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取不当的方式,如过度批评或惩罚,未能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状态。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更倾向于使用暴力的教育手段,而不是好好和孩子沟通进行引导。在册亨县高兴图书馆对三十余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有60%的留守儿童表示,做错事后家长会以打骂的方式教育他们,而60%多的孩子表示很少或从不向父母倾诉消极的情绪。大山小爱的芳芳老师提到,“教育是一个漫长且反复曲折的过程,不会立马就见效。很多人更愿意用打骂这种起效快的方式教育孩子。”

此外,留守儿童通常由祖父母照顾。尽管他们给孩子提供了基本的生活照料,但他们在教育方式和情感支持方面无法与父母相匹配,这可能导致孩子缺乏规则意识,以及得不到有效的情感支撑。

在板万村的入户走访中,大部分孩子表示在幼小阶段都是由祖父母照顾的。在被问及平时是否经常跟祖父母沟通时,孩子们普遍反馈“基本不沟通”。

“祖父母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其他的他们是不管的,也没法管。”板万村大山小客的运营团队负责人李老师总结到。当孩子们出现情绪问题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唯一的监护人祖父母却无法给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另外,许多祖父母对待孩子过度纵容,导致孩子们普遍缺乏规则意识。“在父母陪伴下长大的孩子明显比留守孩子更懂规矩。有父母在的孩子知道基本的上课规则,比如来到教室要坐下听讲,不能满场乱跑。但是留守孩子如果他不想进教室就不进,不想上学就不上,祖父母是不太会引导劝阻的,也管不住。”大山小爱的方老师说到。


留守儿童与父母视频 图源:网络

究其成因

板万村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状态,主要由以下因素导致。

首先,家长由于经济原因不得不外出打工,缺乏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导致亲子关系疏远。留守儿童的家长外出打工的关键原因在于农村就业收入低,就业机会少,无法支持整个家庭的生活开销。

据了解,留在家乡务工的板万村村民家庭年收入在4、5万左右。普遍来说,板万村的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每个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年支出普遍在一万左右。这意味着,家长要花费至少一半的家庭总收入在孩子的开销上。如果孩子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再加上其他的家庭开支,这无疑是个巨大的经济负担。而如果在外务工,他们有可能获得每人每月7、8千甚至更高的收入。此外,留在本村的人基本以务农为主,县城也没有足够的产业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因此,家长普遍更倾向于外出打工。

其次,很多家长自身的教育水平低,教育理念不恰当,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支持。

许多留守儿童的家长在年轻时因为家庭经济状况差而辍学打工,导致他们的教育水平普遍停留在小学阶段,无法对子女的学习进行有效辅导。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家长说道:“我自己小学都没读完,现在已经没法教孩子作业了。”

此外,大多家长自身是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教育观念下长大的,这种不适合的教育观念依然会普遍用于如今的留守儿童身上。“家长之所以使用打骂的暴力方式教育孩子,是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长大的。而且,他也不知道除此之外的更好的办法。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引导孩子。” 周老师讲述到。

解决方法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社会各界都做出了不懈努力。

册亨县引进企业 图源:中国黔西南

一方面,政府通过乡村振兴计划,鼓励家长在当地就业,减少外出打工的需求,使父母能够更多地陪伴孩子,改善亲子关系。

在贵州支教十余年的马老师表示:“经济才能够解决(这种现象),一切都是要靠发展起来的。” 高洛街道李主任也表示:“(父母)出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他要就业他要挣钱,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本地创造就业吸引他们回来。”

因此,册亨县政府从广州引进了大量密集型企业到区内。通常每个企业可提供六十到七十个固定的就业岗位,有时甚至高达两三百个。

在册亨县,1200多亩的香蕉地里建设了水厂,面膜厂,还有饮料厂等等,也能提供一百个左右的就业岗位。除此之外,由于村内老房子维护的成本很高,一两年没有人修理就会塌掉,因此捡瓦,打磨,修缮等工作也给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工作岗位。就如马老师所提出的:“这里就业岗位多了,自然就不会出现家长和孩子分离的问题。”

另一方面,一些教育工作者尝试通过影响孩子,传递给家长正确的教育理念,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大山小爱志愿者领队老师方老师比喻到:“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你可以画上。但是面对家长,你可能需要把这张纸上错误的东西先擦干净,再画上新的。” 板万村幼儿园在培养孩子们的卫生习惯时发现,有些孩子回家甚至会反过来教育家里人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孩子受到了正向的影响后,他也会影响到家长。这就成为了一个传递影响的过程。”

此外,一些公益组织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和教育讲座,提供亲子情感支持,帮助留守儿童和家长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大山小爱负责人 周老师 图源:网络

在公益组织大山小爱所打造的社区图书馆内,会定期举行亲子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会带动家长学习如何与孩子沟通。虽然图书馆的成立初衷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是它也被作为一个陪伴孩子和促进家庭关系的场所。例如,图书馆会每个月集中为当月过生日的儿童组织集体生日会,用连线通话、写下心里话等方式建立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关爱。 此外,图书馆里还开展了一些座谈会,专门教授家长如何用非暴力的方式和孩子们沟通。

“我们已经看到,一切都在变得更好。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家长,他们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和沟通已经在朝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了。”周老师说到。

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也许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但无论多久,我们相信,一切都将变得更美好。

图源:网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