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甲午沉舰系列考古,何以填补中国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空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甲午沉舰系列考古,何以填补中国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空白?

引用
华夏经纬网
1.
https://www.huaxia.com/c/2024/03/14/1894143.shtml

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沉没的战舰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甲午沉舰系列水下考古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物和历史细节被揭示出来,不仅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空白,更为研究甲午海战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视角。


资料图:全副武装的考古人员入水探摸水下遗存情况。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来远"舰考古发现

2023年7月至9月,在约370平方米的"来远"舰水下发掘面积里,考古人员共提取文物超1800件。其中,两块水手身份木牌、一个镀银汤勺均有"来远"字样。


刻有"来远"字样的镀银汤勺。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早期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照片显示,"来远"舰在作战时翻扣于海面上。开展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前期,考古人员对湾内各沉舰的保存现状做过初步评估,原以为"来远"舰战后遭日本"扶正"拆解,沉没区域很可能无任何船体、遗物残留。

转机发生在2022年。在"靖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期间,考古人员对各沉舰沉没的海域进行海洋磁法物探扫测,在"来远"舰沉没区域发现明显的磁异常。

通过早期资料检索、物探数据分析,考古人员基本确定"来远"舰的身份。3件带有"来远"字样的文物的出水,为推断沉船身份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靖远"舰遗址发掘出水的210MM口径克虏伯炮弹。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来远"舰遗址出水的海军军刀。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水下考古技术突破

甲午沉舰遗址的水下调查发掘,面临沉舰破坏严重、海况较为复杂、能见度差等诸多挑战。考古人员使用海洋磁力仪,在大区域范围内锁定磁异常明显位置,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探测。当发现异常变化,考古人员会用浅地层剖面系统,重点探测淤泥中掩埋的遗迹或者遗物,最终锁定沉舰遗物分布区域。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也会遇到体型较大的遗物。他们会联合专业打捞部门,借助打捞部门的技术,用浮力带或起吊机将炮弹、装甲板等大型遗物打捞上岸。


资料图:考古人员在现场起吊弹药箱。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供图

十年考古成果与展望

甲午沉舰系列考古工作,被业内评价为"填补了中国海域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的空白"。通过甲午沉舰系列调查工作,考古人员积累和总结出一套开展近现代沉舰水下考古调查的技术方法,为今后探寻同时期或同类型水下文化遗存提供经验借鉴。

上述调查工作的开展,也让考古人员掌握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了解到更真实的甲午作战细节和海军生活状况。这些都是历史文献中无法深入记载的细节,为深入研究甲午海战提供新材料。


资料图:文物修复师用刻刀剔除一件船构件表面的锈蚀物。赵晓 摄

未来两年,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将陆续推出"定远"、"靖远"、"来远"三条主力舰的水下考古调查报告。2024年计划开展纪念甲午战争130周年学术研讨会和水下考古成果展,公众有望近距离参观北洋水师各舰的出水文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