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内需市场困境:需求不足背后的多重挑战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内需市场困境:需求不足背后的多重挑战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vzkoo.com/read/20250121ac71bcf52fe7fd95aa8e8691.html

近年来,中国经济在内外部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面临着需求不足的严峻挑战。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物价低迷对企业和居民收入的拖累,以及全社会杠杆率的被动上行,共同构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核心问题。内需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动力不足不仅影响短期经济表现,更对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将从房地产下行对经济的拖累、物价低迷对企业和居民的冲击,以及杠杆率上升对经济活力的抑制三个维度,深入剖析当前需求不足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经济的深远影响。

一、房地产下行:经济拖累的主因

房地产行业在过去几十年中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下行,其对经济增长的拖累效应愈发显著。从2020年到2023年,广义房地产占经济的比重从34.7%降至28.0%,房地产对GDP的拖累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达到-1.92%和-1.45%。预计2024年和2025年这一拖累效应将分别达到-1.84%和-0.84%。房地产市场的下行不仅直接影响建筑、建材等上游行业,还通过土地购置费的减少间接影响基建投资,进一步拖累了经济增长。

更为重要的是,房价的持续下跌对居民消费产生了显著的负财富效应。根据全球26次房地产泡沫破裂的复盘分析,房价跌幅与居民消费支出增速降幅的弹性系数约为0.2。以2021年7月至2024年9月我国二手房价下跌15.3%为例,这一跌幅拖累了居民消费支出增速3.1%,平均每年约1.0%。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不仅削弱了居民的消费能力和信心,还对相关产业链的复苏形成了较大阻力。此外,房地产市场的下行还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产生了冲击。土地出让收入的减少使得地方政府在基建投资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资金支持能力受到限制,进一步加剧了经济的下行压力。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不仅是经济企稳的关键,也是内需市场恢复活力的重要前提。

二、物价低迷:企业盈利与居民收入的双重困境

物价水平是反映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当前中国面临的物价低迷问题对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与消费产生了深远影响。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GDP平减指数已连续六个季度为负,PPI同比连续24个月处于负区间,核心CPI环比连续7个月弱于季节性。物价的持续低迷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不足,也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居民的实际收入造成了显著冲击。从企业端来看,物价低迷导致企业面临“以价换量”的困境。多数行业的PPI持续为负,企业利润增速下滑,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以2024年1-10月为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滑4.3%,其中上游加工、中游设备和下游消费行业均面临不同程度的负增长。这种“以价换量”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企业的市场份额,但也削弱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延缓了企业的投资和扩张计划,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复苏动力。

对居民而言,物价低迷不仅影响了工资收入的增长,还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居民工时延长、时薪放缓,收入增长乏力,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受到抑制。例如,2024年第三季度,居民就业人员周均工作时间提高至48.7小时,但时薪增速降至6.2%,连续两个季度放缓。这种“以价换量”的收入模式使得居民在消费时更加谨慎,进一步加剧了内需市场的疲软。物价低迷的持续存在不仅削弱了企业的投资意愿和居民的消费能力,还对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形成了显著制约。解决物价低迷问题,需要从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经济活力等多方面入手,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三、杠杆率上升:经济活力的潜在抑制因素

全社会杠杆率的被动上行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一大挑战。宏观杠杆率的加速上行反映了经济主体在需求不足背景下的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和债务负担加重。从2022年开始,宏观杠杆率与名义GDP增速出现背离,居民和企业的存贷差加速扩大,资金活性降至历史低位。这种杠杆率的被动上升不仅反映了经济主体的债务压力,也对经济的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潜在威胁。居民端的杠杆率上升主要体现在存贷差的扩大上。2022年以来,居民存贷差加速上升,反映出居民在收入增长乏力和消费信心不足的背景下,更倾向于将资金存储起来,而非用于消费或投资。这种现象不仅抑制了内需市场的活力,也反映了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谨慎预期。

企业端的杠杆率上升则表现为资金活性的下降。2024年M1增速降至-7.4%的历史低位,反映出企业经营中资金利用效率的大幅下降。企业“惜贷”行为的加剧,不仅反映了企业对市场前景的担忧,也表明了经济主体在需求不足背景下的谨慎态度。这种杠杆率的被动上升和资金活性的下降,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复苏动力,延缓了内需市场的回暖进程。解决杠杆率上升问题,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活力和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等多方面入手。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优化,提升资金利用效率,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增强居民消费信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总结

当前中国内需市场面临的需求不足问题,是房地产下行、物价低迷和杠杆率上升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拖累了经济增长,物价低迷削弱了企业和居民的收入与消费能力,杠杆率上升则进一步抑制了经济的活力。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政策支持、市场机制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入手,以实现内需市场的回暖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