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话中药之“佛手”
中医话中药之“佛手”
佛手
芸香科Rutaceae
学名:Citrus medica 'Fingered'
别名/俗名:佛手柑、手柑
形态特征:本品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为类椭圆形或卵圆形的薄片,常皱缩或卷曲。长6~10cm,宽3~7cm,厚0.2~0.4cm。顶端稍宽,常有3~5个手指状的裂瓣,基部略窄,有的可见果梗痕。外皮黄绿色或橙黄色,有皱纹及油点。果肉浅黄白色,散有凹凸不平的线状或点状维管束。质硬而脆,受潮后柔韧。气香,味微甜后苦。
生境分布:佛手在中国广东多种植在海拔300-500米的丘陵平原开阔地带,而在四川则多分布于海拔400-700米的丘陵地带,尤其在丘陵顶较多。浙江、广西、安徽、云南、福建等省区也有栽培出产。
化学成分:挥发油、橙皮苷、香叶木苷、佛手内酯、柠檬内酯、柠檬苦素、胡萝卜甙、β-谷甾醇等。
性味归经: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
佛手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浙江学宫里,一株高大的香橼树结出了累累的香橼果,橼果大形似拳,相传这果实是当年蔡邕的文笔所结。这天夜里,他恍惚听到一位仙子对他说:“蔡郎啊,这些橼果大形似拳,是双胞胎,你不如把它们送去给天目山脚下的那些穷苦人,让他们也尝尝人生的甜酸苦辣。这样,我也算对得起在这地方白吃白喝一场。”
蔡邕不敢怠慢,事不宜迟,他连夜将无数橼果摘下送给了穷苦人家。按说这点东西也不值几个钱,可是当蔡邕将橼果送完之后,觉得浑身轻松如释重负。
之后的日子里,蔡邕每日拜伏在地默默祈祷:“让我来世托生为天目山脚下的百姓吧!”那仙子见蔡邕心意诚恳便道:“有志者事竟成!”话音未落只见一道亮光闪过,一位鹤发童颜的仙人飘然出现在蔡邕面前。
仙人送给蔡邕两张当作行旅之用的薄饼和一枚鲜红的佛手果。蔡邕连忙叩头拜谢,但刚抬起头来,仙人已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