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科普|火灾事故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学习
安全知识科普|火灾事故消防安全基础知识学习
消防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火灾的定义到扑灭方法,从常见的消防设施到遇到火灾时的基本应对措施,本文将为您全面介绍消防安全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消防”?
“消防”一词发源于日本。日本是一灾害多发国家,而火灾作为一种严重灾害事故,更是给以木结构房屋为主要建筑形式的日本造成严重危害。例如1657年冬,日本江户发生历史上罕见的大火,几乎烧毁了半个江户城,死亡人数达10万7000多人。明治3年,东京府设立了消防局。自此,“消防”一词开始逐渐用于专指防火、灭火等活动。
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燃烧需要同时满足有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三个条件,且并不是三个条件都满足了就一定会有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可燃物有哪些?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燃烧。
助燃物有哪些?
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点火源有哪些?
点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能量来源。例如明火、高热物及高温表面、电火花、静电、雷电、摩擦、撞击、爆炸、易燃物自行发热、化学反应热及光线和射线、绝热压缩、聚焦的太阳光等,最常见的便是明火(例如烟头、焊接切割作业产生的火花等)。
燃烧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燃烧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阴燃阶段、初期阶段、猛烈阶段、充分燃烧阶段、减弱阶段。
什么是火灾?
百科定义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同时,火灾也是对一种事故的定义,它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触电等同样都是描述某一特定类型的事故,发生火灾事故通常也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发生大型火灾事故还会直接导致几十数百人的伤亡,给咱们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火灾的分类是什么?
火灾事故的分类,我们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火灾事故的等级划分为四类,二是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按标准化的方法将火灾分为六类。
按火灾事故的等级分类
(1)一般火灾事故
一般火灾指的是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较大火灾事故
较大火灾指的是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3)重大火灾事故
重大火灾指的是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4)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特别重大火灾指的是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按可燃物性质和类型分类
(1)A类火灾:
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干草、煤炭、棉、毛、麻、纸张等火灾。
(2)B类火灾:
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塑料等火灾。
(3)C类火灾:
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4)D类火灾:
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5)E类火灾:
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6)F类火灾:
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常见的消防安全设施有哪些?
火灾通常是突然发生的灾害事故,因此我们面对火灾事故要有防患于未然的充分准备,不仅要有预防火灾事故的安全意识,也要有应对火灾事故足够的安全知识储备,常见的消防安全设施主要有灭火器、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消防警铃、感温探测玻璃球喷头、烟感报警器、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安全疏散标识、消防安全门、消防安全疏散平面布置图、消防控制室等。
其实这些消防设施我们都不陌生,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它们的身影,特别是灭火器和消火栓的正确使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掌握的必备技能,因为它们对初期火灾的扑灭至关重要,初期火灾控制得当就可以有效避免火灾扩大,减少我们的财产损失和降低伤亡事故发生概率。
扑灭火灾的方法有哪些?
根据燃烧的三要素: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它们三者构成了“燃烧三角链”的关系,因此我们扑灭火灾的原理便是破坏“燃烧三角链”,也就明确了常用的灭火方法有冷却法、隔离法、窒息法、抑制法这四种。
冷却法
一般可燃物,它们之间所以能够持续燃烧,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防御就会中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能够吸收热量,是燃烧物的温度迅述降低,最终导致燃烧终止。
隔离法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助燃物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中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中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这样,残余可燃物烧尽后,火也就自然熄灭了。
窒息法
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持续。一般的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汽通常在氧浓度低 于15%时不能维持燃烧。
抑制法
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只要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者能够迅速降低火焰的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就会中止。
遇到火灾事故时的基本应对措施
火灾通常是突发事件,我们谁都有遇到火灾事故的可能,因此掌握一些必备的火灾逃生基础知识非常有必要,以便我们在遇上时能保持冷静并有序处置火灾事故这样的紧急情况,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增大逃生的概率。
基本要求
(1)不要为穿衣服或寻找贵重物品浪费时间;
(2)必须看清疏散标志,平常就应当经常关注和默记于心;
(3)烟雾中切忌直立行走;
(4)不要向狭窄的角落退避;
(5)不要乘坐电梯;
(6)不要盲目跳楼;
(7)不可重返火场;
(8)切忌大吵大叫,以免引起慌乱;
(9)离开房间时应关好门窗。
防止烟雾中毒
火灾现场的空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氢等有毒气体,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吸入二三口,若抢救不及,就有可能导致死亡。我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毛巾最好多折几层,以低姿方式,从安全出口撤离现场.从烟火中出逃,如烟不太浓,可俯下身子行走;如为浓烟,须贴近地面匍匐行进
呼救和等待救援
遇到火灾事故,我们一定要保持冷静,及时呼救,协助处理和控制火警现场,立即电话通知119,清楚报出火警的具体位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在懂得相关灭火知识的前提下,立即利用就近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采取适当措施防止火势蔓延,等待应急人员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