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普】小蜱虫大危害,应对指南请收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普】小蜱虫大危害,应对指南请收好!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70637033_121123761

春季是蜱虫活跃的高峰期,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虫子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威胁。从叮咬部位到危害症状,再到预防和处理方法,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蜱虫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蜱虫?

蜱(pi)虫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又称壁虱子、草爬子,蛰伏在草丛中、植物上或寄宿于动物皮毛里,会吸食人血。蜱虫通过叮咬传播其体内携带的病毒给人类。不吸血时蜱虫的体积只有芝麻粒大小,吸饱血蜱虫圆滚滚犹如黄豆粒甚至更大。每到春季蜱虫就进入活动高峰。

蜱虫喜欢叮咬人的哪些部位?

蜱虫通过吸血来生长发育并繁殖。蜱虫喜欢找人或动物的隐蔽部位,主要是在皮肤较薄、不太容易被骚动的部位。比如:人的颈部、耳后、肚脐、脚趾缝、腿部这些部位,都容易被蜱虫叮咬;对于动物,也主要集中在耳朵、颈部、四肢的股内侧、尾巴和肛周围这些柔软部位。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被蜱虫咬了呢?

如果去过有蜱虫的地方,回来以后要注意观察自己这一两周有没有发热症状,还要观察有没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1. 红斑:特别是有没有游走性红斑,它往往是莱姆病的一个特征。
  2. 黑痣样:被叮咬处就像突然长了一个黑痣,蜱虫的前肢和口器咬住病人皮肤,叮在皮肤上不松口,甚至叮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只露一个黑色的尾部在皮肤外边,看上去就像长了一颗黑痣。
  3. 明显红肿:蜱虫会咬噬皮肤和吞噬血液、表皮细胞和皮屑,所以蜱虫叮咬的周围会出现红肿。
  4. 质地坚硬:由于蜱虫属于甲壳虫性质,蜱虫叮咬处的皮肤表面摸上去是硬硬的。

被蜱虫叮咬后有哪些危害呢?

  1. 蜱虫叮咬人体吸血后,可引起局部皮肤充血、水肿,引起急性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继发感染。
  2. 有些硬蜱叮咬过程中分泌的神经毒素,可以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严重时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多见于儿童,如能及时发现,将蜱除去,症状即可消除。
  3. 当携带病原的蜱虫侵袭人体后,可以传染相关疾病,如森林脑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Q热、蜱传斑疹伤寒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布尼亚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俗称蜱虫病。该病起病急,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在38℃左右,高热者可达4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蜱虫叮咬是该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此外,研究证实接触蜱虫病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及排泄物也可传播疾病。每年410月是其流行季节,57月为流行高峰。

如何预防蜱虫叮咬?

  1. 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起身之后应注意查找身上有无蜱虫黏附。查找的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2. 外出活动时,穿浅色宽松的长衣及长裤,束紧袖口、领口及裤脚,预防蜱虫叮咬。
  3. 裸露的皮肤要涂驱避剂。

如果被蜱虫咬了应该怎么办?

  1. 如发现蜱虫叮咬,可以用酒精、碘酒麻痹蜱虫,尽快用尖头镊子(千万不能用手),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用力往上拔,取出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切勿不要用力撕拉,容易将蜱虫头部残留在人体内,增加感染风险。
  2. 持续观察,如若出现发热、头痛、皮疹红斑或其他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有蜱虫叮咬史。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