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银翘散最佳煎煮时间是6分钟
研究证实:银翘散最佳煎煮时间是6分钟
银翘散是清代名医吴鞠通创立的著名方剂,具有辛凉解表、开宣肺气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等疾病。关于银翘散的煎煮时间,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具体煎煮多久才能发挥最佳疗效,一直缺乏科学依据。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研究团队通过临床试验,首次揭示了银翘散的最佳煎煮时间,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参考。
研究对象
研究纳入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中医科门诊就诊的110例感冒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邪在肺卫证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
- 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38例
- 银翘散煮沸12分钟组:36例
- 对照组:36例
所有入组患者的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便常规等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体温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12分钟组
银翘散组成:金银花30g、连翘30g、桔梗18g、淡豆豉15g、淡竹叶12g、荆芥12g、薄荷18g、牛蒡子18g、甘草15g、芦根30g。
煎服方法:将上述除芦根以外的药物打成粗粉(过100目筛),芦根浸泡20分钟后加水400ml,煮沸后加入其他药物的粗散,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继续煎煮6分钟,银翘散煮沸12分钟组继续煎煮12分钟,取汁服用。每4小时服用1次,日3次,夜1次,即每24小时服用2剂,连服5天。
对照组
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每次75mg,每日2次,共服用5天。当患者体温超过38.5℃时,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0.3g/次进行退热。
观察指标
体温变化: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不同时间点(服药后12小时内每2小时测1次,12小时后每4小时测1次)的体温变化情况,记录退热起效时间和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中医症状积分:按照时行感冒症状分级量化表,记录患者初诊和复诊时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情况。
疾病疗效判定: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分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等级。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V8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检验。
结果
退热起效时间: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和12分钟组的退热起效时间、体温复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优于12分钟组(P<0.05)。
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和12分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优于12分钟组(P<0.05)。
疾病疗效: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和12分钟组的疾病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优于12分钟组(P<0.05)。
中医证候疗效: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和12分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优于12分钟组(P<0.05)。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银翘散煮沸6分钟和12分钟组在退热起效时间与体温复常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的全部患者在48小时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而银翘散煮沸12分钟组的全部患者在72小时内体温逐渐降至正常。此外,银翘散煮沸6分钟组在疾病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优于银翘散煮沸12分钟组。
综合以上退热效果分析,煮散频服银翘散的退热效果稳定,无反复发热,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明显优于磷酸奥司他韦,且银翘散以煮沸6分钟为佳。煎煮时间长短不同,银翘散的有效成分发生了哪些变化,还有待从药理学角度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