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假实践| 从春节的习俗看传统文化魅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假实践| 从春节的习俗看传统文化魅力

引用
1
来源
1.
https://xyh.univs.cn/a/xyh_xyh_rmjxsgzs/250124/1988585.shtml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各地习俗虽有差异,但都彰显出多元的文化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春节的各种习俗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春节习俗知多少

节前准备

  • 扫尘: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家家户户打扫环境,清洗器具,拆洗被褥窗帘等,寓意除陈布新、驱走穷运和晦气。
  • 置办年货:人们会采购各种物品,如新衣、食品、礼品、祭祀用品等,准备迎接新年。
  • 贴年红:包括贴春联、福字、门神、年画等。春联以对仗工整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门神可驱邪保平安;年画增添喜庆气氛。

除夕习俗

  • 祭祖:各地形式不同,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摆在正厅,陈列供品,按长幼顺序上香跪拜。
  • 年夜饭:是重头戏,一家人团聚在一起,饭菜丰富且有寓意,如鱼象征年年有余,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 守岁:除夕之夜,全家团聚,一起熬夜迎接新年到来,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跑,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初一到十五习俗

  • 拜年:大年初一开始,人们走家串户,向亲友、长辈拜年,互致问候,表达美好祝愿,长辈还会给晚辈发压岁钱。
  • 放鞭炮: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最初用竹子燃烧发声来避邪驱鬼,祈盼吉祥幸福,后演变为火药制成的鞭炮。
  • 逛庙会:从初一到十五,各地会举办庙会,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杂耍等表演,还有各种小吃、手工艺品售卖。
  • 吃元宵:正月十五元宵节,有吃元宵或汤圆的习俗,象征团圆甜蜜。

春节习俗中的传统文化魅力

家国情怀

  • 家庭观念:每年的春节时,全家团聚吃团圆饭、守岁等习俗,深刻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凝聚力,是家庭本位文化的体现,是中国传统家文化的深刻体现。
  • 家国同构:在春节期间,人们的多个庆祝活动由家庭延伸到国家,“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春节期间人们对家庭团圆的追求,与对国家繁荣稳定的期盼相呼应,反映了家国同构的理念,能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是强化人们家国情怀的重要素材。

道德规范

  • 尊老爱幼:春节时期,人们都会在拜年时晚辈向长辈行礼、问候,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体现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导人们尊重长辈、关爱晚辈,维护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秩序。
  • 友善和睦: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表现,春节期间一般邻里之间互相拜年、互赠礼品,体现了人民友善和睦的道德风尚,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氛围。

文化自信

  • 传统文化传承:春节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悠久的历史,春节习俗历经千年传承,如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能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 文化多样性:春节是具有统一性的节日活动,但具体的庆祝活动有所差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春节习俗各具特色,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这让学生明白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共同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价值观

  • 辞旧迎新:春节是新旧年的交替节点,人们通过大扫除、贴新对联等方式告别过去的一年,迎接新的开始,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体现了人们追求进步、勇于创新的价值观。
  • 吉祥如意:吉祥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春节期间的很多习俗都寓意着吉祥如意,如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吃年糕寓意“年年高”等,反映了中国人对幸福、平安、繁荣等美好价值的追求。

(图片来源:大连外国语大学软萌君学生工作室 何雅菲)

本文原文来自univs.cn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