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刻:石雕艺术的奇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龙门石窟奉先寺雕刻:石雕艺术的奇葩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rongwp.com/kaogu/kaoF01.html

河南洛阳,这座拥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统筹规划的城市,更是著名的古都。自夏朝起,就有13个王朝在此定都,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千年帝都”。作为中国最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洛阳拥有众多古迹,其中龙门石窟尤为突出。

龙门石窟,作为我国三大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洛阳龙门山的悬崖峭壁上,以其数量庞大的大小洞窟和佛像而闻名。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历时400多年才完成。现存2100多个窟龛,10万余尊大小佛像,规模宏大,气势宏伟。


龙门石窟全景

在这2100多个窟龛中,奉先寺洞窟最为著名。奉先寺洞窟长宽各30余米,其造像不仅规模最大,同时也最具艺术魅力。据碑文记载,奉先寺洞窟始建于盛唐时期,当时唐高宗执政,武则天为皇后。据说武则天曾捐出两万贯钱支持奉先寺的建造,这些钱原本是她用来购买脂粉的。奉先寺洞窟的开凿历时三年多。


龙门石窟奉先寺遗址局部

旷日持久的开凿,最终呈现出堪称石雕艺术奇葩的佛像。奉先寺洞窟里的佛像,大都面形丰肥,双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亲切、温存,极具唐代佛像的艺术特点。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奉先寺石刻造像,其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群像栩栩如生,主像卢舍那大佛通高达17.14米,典雅丰满,含蓄精美,衣纹简洁明快,给人以雍容华贵之美。


奉先寺洞窟造像

其他诸像与主像卢舍那大佛又有所不同,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诸如弟子温良恭顺,菩萨华丽矜持,天王威武健壮,力士暴躁雄强,夜叉无所畏惧,各有各的神韵,各有各的风情,无疑都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来塑造的,这尊佛像是在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居住于东都洛阳时建造的。据传,武则天曾因担心自己的美貌无法永存而哭泣,唐高宗于是决定为其在龙门山上雕凿一尊石像。25年后,这尊名为卢舍那的大佛像出现在了龙门山上的奉先寺里。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坐西朝东,高达17.14米,仅头部就高达4米。其发髻犹如波纹,面部线条丰满而圆润,目光慈和,嘴角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安宁与平和。卢舍那大佛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慈祥与威严兼具,威武与神圣并重,堪称神性和人性完美结合的典范。


卢舍那大佛头像特写

卢舍那大佛的身后是宝珠形的头光和马蹄形的神光,光艳夺目,光彩照人。神光上的火焰纹冉冉跃动,为大佛增添了舒适而悠然的动感,使其整体造型既显得清丽幽静又显得厚重庄严。站在佛像脚下,凝视大佛的目光,只觉它慈祥恬淡、智慧,让人的心灵顿时空灵起来,甚至有大彻大悟之感。

时至今日,卢舍那大佛保存得依然完好,其手足虽有些许残破,但就整体看来,大佛所显示出的高超佛雕技艺仍让现代人叹为观止。以卢舍那大佛为代表的奉先寺雕塑,虽然属于大唐佛教中的常见雕塑类型,却依然显示出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匠心独具,堪称那个时代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准之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